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的物质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义务。赡养人不得侵占老年人住房,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过重劳动,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还应尊敬父母,关心照顾,提供扶助。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子女有要求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有要求赡养费的权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个方面。一是,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二是,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三是,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变化而消除。四是,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给予扶助。当年老、体弱、病残时,更应妥善加以照顾,使他们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指导下,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全面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这意味着赡养人应当提供适宜的住房条件,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在恶劣环境中;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从事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劳动;赡养人不能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对于赡养人不履行义务的情况,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费的支付。同时,子女不仅要履行赡养义务,还应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并在各个方面给予扶助。对于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或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未成年子女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支付抚养费或赡养费。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尊严和幸福的晚年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七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于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查看全文

赡养父母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本文主要介绍了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和精神上慰藉和照顾父母。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拒绝赡养且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的...查看全文

老人赡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及赡养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赡养老人的方法:子女应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经济支持...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 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刑法》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法律依...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 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刑法》等法律。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刑法》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赡养老人的相关规定有:_x000D_ 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_x000D_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赡养老人的规定:成年子女必须赡养父母,不能改变或限制条件;赡养人应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帮助,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目前,我国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如下:(1)民法典规定:①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有哪些法律规定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包括:成年子女应赡养、扶助、保护父母;赡养是指提供物质、生活帮助;赡养人应履行经济、生活、精神上的义务,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查看全文

不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首先,《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查看全文

我国赡养父母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有权要求赡养费。拒绝赡养父母或违反赡养义务会导致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责任。受赡养人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民事诉讼或追究刑事责任来维护自身权益。...查看全文

如何算不赡养老人,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赡养老人是义务,需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支持,特殊需求不能被忽视。如子女无力赡养,父母有权要求付赡养费。...查看全文

子女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父母的义务,如不履行此义务,父母有权要求赡养费。子女月收入固定,则应支付父母赡养费的20%至0%。...查看全文

如何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不得改变或限制。赡养人应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并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无法履行义务的父母可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查看全文

我国赡养老人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国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民法典》规定赡养老人的义务,赡养人不仅需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还需要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赡养人包括老人的子女和其他依法负有义务的人。...查看全文

孩子赡养老人有哪些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查看全文

对不赡养老人有哪些法律规定?

《民法典》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失时,父母需承担民事责任。子女应尊重父母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离婚再婚及其后生活,且对赡养义务不因父母婚姻关系...查看全文

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具体如下: 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3...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

与赡养老人有关的规定包括: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3、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