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是“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此外还要求有一定的监管关系和财产占有行为。如果职务侵占的金额不够达到立案标准,那么就无法进行刑事立案程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被侵占方就无法维权。首先,被侵占方可以考虑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不受金额限制,被侵权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主张自己的权益,要求损失的赔偿。其次,在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如果涉事人员属于某一行业或机构,可考虑通过纪律处分的方式对侵占行为进行惩戒。另外,调委机构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方式,调解双方的纠纷。调委机构通常是由政府、检察院、法院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第三方机构,旨在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争议。最后,如果职务侵占涉及的人员增多,或者影响扩大,也可以再次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虽然初次立案时金额不够达标,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案件情节发展可能会有所变化。如果事实越来越清晰,被侵占财产数额也逐渐增加,那么就有可能重新启动刑事立案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