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拆他人信件后,应该即刻退还并且未泄露信件内容的,行为人只需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如果误拆他人信件后,不仅没有退还,还泄露信件内容的,行为人需承担法律责任,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如何认定
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认定: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二、哪些要素会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具备下列要素会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3、犯罪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客观方面体现在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构成犯罪吗
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不构成犯罪。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损害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同时,这也是对子女的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但这不属于犯罪行为,因为这类犯罪要求的主体是邮政工作人员对经手邮件的开拆。因此,父母拆看子女信件并不构成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