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违法侵犯个人隐私,公民可否起诉?

律师回答
摘要:介绍了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范畴,以及隐私权的定义和保护。同时提到,如果警察侵犯个人隐私权,不能直接起诉警察本人,而应向当地派出所上级机关投诉该民警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状。 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与侵犯行为的范畴,以及对警察违法办案的起诉方式。 介绍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与侵犯行为的范畴,以及对警察违法办案的起诉方式。
如果警察侵犯个人的隐私权,我们是可以可以先向当地派出所上级机关某某公安局行政科投诉该民警,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状。
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起诉警察违法办案,不能直接起诉警察,警察的执法行为是执行职务,所以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当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侵犯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警察所属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所以警察违法办案,不可以起诉警察本人。
延伸阅读
结语:保护个人隐私权是我们的权利,当警察侵犯个人隐私时,我们可以向上级机关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住宅、跟踪监视、窃听窥探等。根据《行政诉讼法》,公民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警察违法办案,我们不能直接起诉警察本人,但可以向警察所属的行政机关寻求赔偿。保护隐私权是我们的基本人格权利,应得到法律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处理警察侵犯个人隐私的方法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应受到法律保护,受害者可以向警方上级机关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他人住所、跟踪监视他人等。受害者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和赔偿损失。维权方法包括向相关机构投诉举报、报警...查看全文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起诉吗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起诉吗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起诉。侵犯了隐私,被侵犯人可以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立案,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查看全文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起诉吗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起诉吗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起诉。侵犯了隐私,被侵犯人可以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立案,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查看全文

侵犯个人隐私是起诉还是报警

法律分析: 侵犯个人隐私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以直接报警处理,若想起诉也可起诉。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查看全文

侵犯个人隐私怎么起诉

法律分析:一、侵犯个人隐私怎么起诉侵犯隐私权起诉的方式是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法院若是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出具立案通知书。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隐私行为

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有: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查看全文

离婚起诉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

离婚案件的证据应在法庭上出示,不得擅自调查个人隐私。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进行调解或直接提起离婚诉讼。如果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家庭暴力、恶习不改、分居满二年等。被宣告失...查看全文

侵犯隐私权警察管吗

侵犯隐私权是违法行为,警方可以报警并进行调查。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侵扰他人生活、窥视私密空间、窥视私密活动、处理私密信息等。个人应保护个人信息,如遭受侵害,应保留证据并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被侵犯后是否可以提起诉讼?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起诉。侵犯了隐私,被侵犯人可以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立案,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问: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查看全文

警察查看手机是否侵犯隐私

警察也不可以随意查看别人手机,这属于侵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对自己的隐私...查看全文

警察查看手机是否侵犯隐私?

律师分析: 警察也不可以随意查看别人手机,这属于侵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遭受侵犯时,我能否起诉?

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了隐私权的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被侵犯的人可以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获得民事赔偿和精神损失费。...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隐私?

律师分析: 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而隐私权正是人格权的一种。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毁谤和诬告、陷害;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查看全文

侵犯个人隐私起诉书怎么写

法律解析: 起诉书应明确以下事项:原告人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或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联系方式以及姓名;被告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住所等有关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与理由;证据的来源等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侵犯个人隐私起诉书怎么写

法律解析: 起诉书应明确以下事项:原告人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或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联系方式以及姓名;被告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住所等有关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与理由;证据的来源等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侵犯个人隐私起诉书怎么写?

律师分析: 起诉书应明确以下事项:原告人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或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联系方式以及姓名;被告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住所等有关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与理由;证据的来源等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侵犯隐私警察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侵犯个人隐私已经构成侵权的,当事人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就可以了。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查处。根据案情,公安机关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查看全文

侵犯隐私警察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侵犯个人隐私已经构成侵权的,当事人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就可以了。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查处。根据案情,公安机关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查看全文

隐私权被侵犯,可否报警?

随着科技发展,侵权情形多样,公民隐私权备受困扰。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信息秘密,受法律保护。隐私权主体是自然人,对介入私生活、隐私公开的程度具决定权。监控侵犯隐私权可报警,但要区分是否构成侵权,公共场所监控不算。监控侵...查看全文

是否可对侵犯他人隐私进行起诉?

侵犯他人隐私可以起诉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民事赔偿。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问:侵犯他人隐私权起诉的时效是多久?答:侵犯他人隐私权起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