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法中专业不能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广告中不能出现对本行业的内容进行描述,类似“专业”的词汇需要谨慎使用。广告法中的禁用词汇包括与“最”有关的、与“一”有关的、与“首/家/国”有关的、与品牌有关的、与时间有关的等等。
广告法中专业不能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广告中不能出现对本行业或经营内容进行描述的词语,比如说“专业”这两个字。此外,如果广告对专业的描述是错误的,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还可能构成虚假广告。
二、广告法中的禁用词汇
广告法中的禁用词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与“最”有关的。如最佳、最优秀、最高级、最后一波等。我提醒您,并非所有的“最”字都不能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及具体情况来看。
2.与“一”有关的。如中国第一、全网第一等。
3.与“级/极”有关的。如国家级(相关单位颁发的除外)、宇宙级等。
4.与“首/家/国”有关的。如首个、首选、独家等。
5.与品牌有关的。如王牌、领袖品牌、世界领先等。
6.与欺诈有关,涉嫌欺诈消费者的。如点击领奖、恭喜获奖、全民免单等。
7.与时间有关的。严禁使用随时结束、随时涨价、马上降价。
三、广告法中如何判断虚假广告
广告法中对于虚假广告的判断主要看该广告是否构成了欺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具体来说主要指以下情况:
1.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2.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质量、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3.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4.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