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知情同意权的表达方式包括口头告知形式、书面告知形式和行为认可。口头告知适用于一般药物治疗、常规检验等情况,但医务人员需记录详细信息。书面告知是原则形式,如手术通知、特殊检查通知等,要有患者理解和同意的表示和签名。行为认可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知道或应当知道服务的性质与特点,并没有提出异议,继续接受服务,即视为行使了知情同意权。
实现知情同意权的表达方式:
1、口头告知形式,一般运用一般药物治疗、常规临床检验、手术中遇到紧急或需要及时变更情况、紧急抢救措施。但是,事后医务人员必须忠实、详细的进行记录,作为医学证明材料;
2、书面告知形式,此为原则形式,如手术通知、输血通知、特殊检查通知、麻醉术通知、使用特殊药物通知、特殊治疗通知、医学实验通知、特殊医学教学通知,要有患者理解和同意的承诺表示、签名;
3、行为认可,虽然医疗机构提供一般医疗服务时未给予告知或充分告知,但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知道或应当知道提供服务的性质与特点,而没有提出异议,继续接受提供的医疗服务,应当认为患者行使了知情同意权。
延伸阅读
加强医疗知情同意保护的措施
为加强医疗知情同意保护的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知情权的宣传和教育,向患者提供充分、准确的医疗信息,使其能够理解医疗过程、风险和治疗方案。其次,建立健全的知情同意程序,确保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明确患者的意愿和选择。此外,医疗机构应设立独立的知情同意委员会,负责审核和监督知情同意程序的执行情况。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违反患者知情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强医疗纠纷的调解和解决机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结语:医疗知情同意权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和行为认可等形式。为加强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可采取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的知情同意程序、设立独立的知情同意委员会、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加强医疗纠纷的调解和解决机制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二章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十二条 公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对病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事项依法享有知情同意的权利。
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同意。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开展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其他医学研究应当遵守医学伦理规范,依法通过伦理审查,取得知情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章 健康促进 第七十条 国家组织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和统计,开展体质监测,对健康绩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完善与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九条 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
医疗机构接到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应当将其留院,立即指派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并及时出具诊断结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实现知情同意权的表达方式: (1)口头告知形式,一般运用一般药物治疗、常规临床检验、手术中遇到紧急或需要及时变更情况、紧急抢救措施。但是,事后医务人员必须忠实、详细的进行记录,作为医学证明材料; (2)书面告知形式,此为原则形式,...查看全文

何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法律分析: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指患者对于自己身体以及与自己相关的医疗行为有知道并且做选择同意的权利,如果医务人员不予告知,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查看全文

什么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一、知情同意权,是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从而对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二、知情同意权由知情、理解、同意三个要素构成,该权利包括了解权、被告知权、选择权、拒绝权和同意权; 三、知情同意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得了什么病、病情发展的什么时...查看全文

什么是患者知情同意权

法律分析:一、知情同意权,是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从而对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二、知情同意权由知情、理解、同意三个要素构成,该权利包括了解权、被告知权、选择权、拒绝权和同意权;三、知情同意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得了什么病、...查看全文

患者知情同意权三要素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三要素是同意能力、同意形式、同意范围。      1.同意能力:就患者而言,只有具备同意的能力,他所作的同意才可能有效。 &...查看全文

什么是患者知情同意权

法律分析:患者知情同意权就是患者有权得知自己的病情、即将进行的医疗措施、以及将要面对的医疗风险的权利;患者有同意是否进行相关医疗措施的权利,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没有告知患者相关事项,要承担相关不利后果带来的责任。...查看全文

什么是患者知情同意权?

律师分析: 一、知情同意权,是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从而对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二、知情同意权由知情、理解、同意三个要素构成,该权利包括了解权、被告知权、选择权、拒绝权和同意权;三、知情同意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得了什么病、病情发...查看全文

实现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方法

实现知情同意权的表达方式:口头告知形式,如常规治疗、紧急情况;书面告知形式,如手术通知、特殊治疗通知,需患者签名;行为认可,患者未提出异议并继续接受医疗服务视为行使了知情同意权。...查看全文

怎样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法律分析: 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方式是: 1、将病情和医疗措施、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及时告知患者,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2、不方便告知患者的,可告知其近亲属,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3、紧急情况下,需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查看全文

怎样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法律分析: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方法:_x000D_ 1、根据知情的形式可分为,口头告知和书面告知;_x000D_ 2、根据表达的方式可分为,明确告知和默示告知;_x000D_ 3、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其他方法。...查看全文

怎样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法律分析:一、怎样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实现知情同意权的表达方式:1、口头告知形式,一般运用一般药物治疗、常规临床检验、手术中遇到紧急或需要及时变更情况、紧急抢救措施。但是,事后医务人员必须忠实、详细的进行记...查看全文

对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理解

法律分析:知情同意权由知情权和同意权两个密切相连的权利组成,知情权是同意权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意权又是知情权的价值体现,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赋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相应的告知义务,使患者在了解自己将面临的风险...查看全文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如何实现

怎样实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实现知情同意权的表达方式: 1、口头告知形式,一般运用一般药物治疗、常规临床检验、手术中遇到紧急或需要及时变更情况、紧急抢救措施。但是,事后医务人员必须忠实、详细的进行记录,作为医学证明材料; 2、书面...查看全文

患者知情同意权法律规定

在患者接受医生的治疗后,医生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患者如实陈述其病情的情况且不得有隐瞒的情形,此之谓知情同意权,不过这只是法律上的规定,在实践中如果患者有重大疾病的,出于对患者心理的着想,只会告诉其亲属,下面就由我为您详细地介绍...查看全文

患者知情同意权及其重要性

知情同意权是指个体有权知悉自身的病情,以便对医疗决策做出明智选择。该权利由知情、理解和同意三个要素构成,包括了解、被告知、选择、拒绝和同意等权利。知情同意的内容涵盖了疾病诊断、病情进展、检查项目、并发症或医疗风险、配合注意事项等。...查看全文

对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解析: 知情同意权由知情权和同意权两个密切相连的权利组成,知情权是同意权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意权又是知情权的价值体现,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赋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相应的告知义务,使患者在了解自己将面临的风...查看全文

对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怎样规定的?

律师分析: 知情同意权由知情权和同意权两个密切相连的权利组成,知情权是同意权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意权又是知情权的价值体现,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赋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相应的告知义务,使患者在了解自己将面临的风...查看全文

对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怎样标准的?

律师解答: 知情同意权由知情权和同意权两个密切相连的权利组成,知情权是同意权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意权又是知情权的价值体现,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赋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相应的告知义务,使患者在了解自己将面临的风...查看全文

患者享有哪些医疗知情同意权

患者知情同意权包括患者知情权和患者知情同意权两个方面,是指患者所享有的知悉自己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医疗费用、技术水平等医疗信息,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患者知情同意权具体包括:①了解权、...查看全文

医疗行业投诉焦点:患者权益保障与改进措施

医院应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或指定部门负责投诉管理工作,包括受理、调查、答复投诉,汇总分析投诉信息并提出改进建议;对医疗事故争议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医疗纠纷应先通过院内投诉解决,避免升级矛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