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假释考验期是对假释犯罪分子进行社会考察的法定期限。减刑适用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死缓犯的减刑是一种特殊形式,根据悔改和立功表现,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减刑后符合条件的死缓犯可适用假释。经过减刑或假释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12年,计算从死缓期满后的第二天开始。
假释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相关法律知识:
死缓犯的减刑,是一种法定的特殊形式的减刑,它与刑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减刑不同。
1、死缓犯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不属于抗拒改造情节恶劣、查证属实的,二年期满以后,经过教育,可减为无期徒刑,在执行无期徒刑期间再减刑时应从严控制,在减刑幅度上应适当缩短,间隔时间也应适当延长。
2、对死缓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适用假释。
3、对死缓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或者减刑后假释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死缓犯实际执行的刑期自死缓二年期满第二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假释的条件和限制是什么?
假释是刑罚执行中的一种方式,旨在使罪犯在一定条件下提前获得自由,并接受监管和社会重新融入。假释的条件和限制主要包括:罪犯必须服刑一定时间后才有资格申请假释;罪犯必须展示出悔罪和改造的表现;罪犯必须没有危害社会的风险;罪犯必须有稳定的住所和就业计划;罪犯必须接受假释监督和指导;假释期间必须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限制;假释官将定期评估罪犯的表现和进展。这些条件和限制旨在确保假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罪犯的改造和社会的安全。
结语:假释考验期,是对假释犯在社会上进行考察的期限。减刑适用于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对于死缓犯的减刑,有特殊的法定规定,要求悔改和立功表现,并经过教育。减刑后,符合假释条件的死缓犯可以适用假释。对于经过减刑或假释的死缓犯,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假释作为刑罚执行方式,要求罪犯满足一系列条件和限制,以确保社会安全和罪犯改造的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二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二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由监狱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减刑假释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减刑和假释的适用条件:减刑适用于被判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悔改和立功情况进行减刑;假释适用于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执行刑期和悔改表现决定是否假释,但累犯和特定暴力犯罪不得假释。...查看全文

减刑假释的适用范围及条件是什么?

减刑和假释的适用条件:减刑适用于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根据表现程度可以减刑或重大立功减刑;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执行刑期和悔改表现决定是否可以假释,但累犯和严重犯罪不得假释。...查看全文

假释适用范围是什么

假释适用范围如下: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一半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管法规,接受教育改造,确实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假释。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假释适用范围

法律解析: 1、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查看全文

假释适用范围

法律解析: 1、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查看全文

假释适用范围?

律师分析: 1、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查看全文

假释适用范围

法律分析:假释的适用范围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对于累犯,不得假释。...查看全文

假释适用范围

1、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查看全文

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和适用对象范围是什么?

减刑和假释的适用范围是有限制的,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下刑罚的犯罪分子,而不受刑期长短和犯罪性质的限制。然而,对于死缓犯被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后,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适用假释。...查看全文

假释具体适用范围

法律分析:假释适用范围:_x000D_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_x000D_ 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_x000D_ 3、确有悔改表现...查看全文

法律上假释的适用范围

法律解析: 假释的适用范围: (一)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 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在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中还有一个限制条件,即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查看全文

法律上假释的适用范围

法律解析: 假释的适用范围: (一)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 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在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中还有一个限制条件,即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查看全文

法律上假释的适用范围?

律师分析: 假释的适用范围: (一)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 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在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中还有一个限制条件,即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查看全文

假释有哪些适用范围

假释是对正在服刑改造的犯罪分子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这种提前释放并不意味着刑罚已经执行完毕,而是在刑罚执行期间将犯罪分子放在社会上进行改造。为此,刑法对假释犯的考察做了明确的规定。法律咨询:您好,假释的适用...查看全文

保释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以申请保释的人以及保释的条件。申请保释的主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保释的条件包括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以及患有严重疾病...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范围?

取保候审适用范围:(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查看全文

裁定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民事诉讼中,裁定适用范围如下: (1)不予受理; (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3)驳回起诉; (4)保全和先予执行;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9...查看全文

逮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逮捕的情形和适用范围:逮捕适用于犯罪嫌疑人可能实施新犯罪、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企图自杀或逃跑、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等情形。逮捕必要性包括可能继续犯罪、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自杀或逃跑...查看全文

死刑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缓。除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外,其他死刑案件都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缓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查看全文

缓刑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康静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15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