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肇事者引发悲剧,受害者该何去何从?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律对其处罚力度加大。肇事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并可能被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如果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可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受害方可以向肇事车辆的车主请求赔偿,或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同时,还可以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请求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再由基金管理机构追偿责任人。因此,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后果十分严重,逃逸者最终无法逃避法律制裁。
交通肇事,先由交警部门进行责任认定。如果是肇事方的责任,而且司机不知去向,可以向该肇事车辆的车主请求赔偿。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要求肇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请求赔偿。赔偿标准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另外,受害方可以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请求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然后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再向责任人追偿。
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
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一,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
第二,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三,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在此,我也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肇事方将带来严重后果。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肇事方的驾驶证,终生禁驾。同时,肇事方将承担全部责任,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因此,我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务必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切勿选择逃逸,因为逃避责任只是暂时的,最终将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调查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百一十七条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百〇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受害者该何去何从?

用人单位应承担劳动者职业病相关赔偿费用,包括疑似职业病诊断期间的费用。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虽未被诊断,但仍有职业损害事实存在,用人单位可参考职业病赔偿标准处理。...查看全文

肇事者撞人逃逸受害者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肇事者撞人逃逸受害者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者应该如何赔偿受害人?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人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查看全文

肇事者撞人逃逸受害者应该怎么办呢

法律分析:肇事者撞人逃逸的,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等待警察的到来。如果受害人有生命危险或者其他严重行为的,应该在报完警之后,送往医院及时治疗,如果不严重的,可以等警察到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查看全文

受害者和肇事者达成私了,但肇事者逃逸,如何进行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方式及保险公司的赔偿范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法律上是违法行为,根据情况不同,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罚款、拘留或吊销驾驶证等处理。保险公司只会赔付交强险部分,商业险不予赔偿。交强险部分保险公司会按照责任限额范围内进...查看全文

受害者轻微受伤后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需报警处理,逃逸者承担责任。如对方有过错,可减轻肇事者责任。肇事者需缴纳罚款并可能被拘留。发生事故需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如驾驶人无证、酒驾等嫌疑或车辆问题。驾驶人需确保安全,疏散车上人员避免次生事故。驾驶人无法行动时,其他...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怎么办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应当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书后,受害人可以依据事故认定书请求赔偿,其中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先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查看全文

家暴受害者何去何从?

打人致骨折构成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为:故意打人伤害身体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打人致骨折重伤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逃逸肇事者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肇事者逃逸行为的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如果逃逸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同时进行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然而,如果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且构成犯罪,包括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情况,肇事者将被...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后受害人如何索赔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后,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可以报告交通管理部门,由交警部门勘验现场,通过监控记录以及过往行人提供的线索锁定并寻找肇事者,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责任认定,若勘验找到肇事车辆的情况下,可以向该肇事车辆的车主...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后受害人如何索赔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后受害人可以报告交通管理部门,由交警部门勘验现场,通过监控记录以及过往行人提供的线索锁定并寻找肇事者,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责任认定,若勘验找到肇事车辆的情况下,可以向该肇事车辆的车主请求赔...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如何定罪?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留下假信息离开医院、逃匿调查、否认事故发生但有证据证明知情、酒驾无证驾驶弃车逃离又返回。对于交通肇事逃逸不赔偿的情况,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肇事逃逸交强险赔偿流程包括...查看全文

受害者私了意愿达成,如何处理肇事逃逸?

本文介绍了驾驶人交通肇事逃逸后对方愿意私了的处理方式。如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则双方可以就事故造成的损害协商一致签订协议。但如果肇事者构成犯罪,则只能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肇事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吗?

法律解析: 1、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对于没有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的车,就可以先修车,要把修车发票保管好,这个是以后谁付钱的证据。要是车已经被交警扣押,就不能先修车,必须等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责任确定了,才能把车提走修理。 2...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嘛?

律师解答: 1、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对于没有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的车,就可以先修车,要把修车发票保管好,这个是以后谁付钱的证据。要是车已经被交警扣押,就不能先修车,必须等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责任确定了,才能把车提走修理。 2...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吗?

律师分析: 1、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对于没有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的车,就可以先修车,要把修车发票保管好,这个是以后谁付钱的证据。要是车已经被交警扣押,就不能先修车,必须等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责任确定了,才能把车提走修理。 2...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吗?

法律解析: 1、肇事逃逸受害者可以先修车,对于没有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的车,就可以先修车,要把修车发票保管好,这个是以后谁付钱的证据。要是车已经被交警扣押,就不能先修车,必须等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责任确定了,才能把车提走修理。 2...查看全文

受害者如何向肇事者索赔

法律分析:受害者向肇事者索赔的,当事人可以直接与对方进行协商沟通,也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或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查看全文

受害者如何向肇事者索赔?

受害者向肇事者索赔的,当事人可以直接与对方进行协商沟通,也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或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查看全文

案子受害者逃逸,能否撤销肇事逃逸指控?

肇事逃逸案件不能撤销,即使肇事者进行了民事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只有特定情况下才能撤销案件,肇事逃逸不在其中。肇事逃逸犯罪的刑罚一般不适用缓刑,根据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重大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