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个人所得税政策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增加了一系列专项附加扣除,包括住房贷款利息、租金、赡养父母、子女教育和医疗费用等,为工薪阶层和中产夹心层减轻了负担。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式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应于次月十五日内在主管地税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并补缴个税款。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而是按照税率表计算缴纳税款。
一、19年个人所得税政策什么
1.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2.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3.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4.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
5.大病医疗方面,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10月正式实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新税率,工薪阶层获得了不小的缴税红包。如今专项附加扣除细则出台了,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产夹心层,无疑又是锦上添花。
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式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纳税人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于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的主管地税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申报时填制《个人所得税两处或两处以上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申报表》。将各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送去单位发放时代扣代缴的个税额后,为自行申报补缴个税款。
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延伸阅读
结语: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调整为工薪阶层带来了一定的减税优惠。新的专项附加扣除细则的出台,进一步为中产夹心层提供了实质性的减税措施。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需在次月十五日内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处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主管地税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通过填制《个人所得税两处或两处以上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申报表》,计算出应纳税额后,再补缴个税款。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而是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缴纳税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七条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七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中国居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19年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 个税起征点从每月3500月上调至每月5000元。所以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为,居民个人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就是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19年个人所得税税率

法律分析: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每月工资预扣预缴,采用全年累计预扣预缴方式,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查看全文

2024年个人所得税新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遵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规定,可以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婴幼儿三岁以下照护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费用支出的税金扣除 如果已经有...查看全文

2024年个人所得税新政策是什么

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遵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规定,可以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婴幼儿三岁以下照护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费用支出的税金扣除 如果已经有了子女且已经满...查看全文

2024年个人所得税新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遵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规定,可以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婴幼儿三岁以下照护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费用支出的税金扣除 如果已经有...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退税政策是什么?

符合条件的个人可以退税,条件包括: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小于6万元但预缴过个人所得税、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未申报扣除、因就业变动导致税收优惠政策不一致、无任职单位只有劳务报酬等需要年度汇算的、预扣率高于综合所得税率的、未享...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政策

法律分析:   1、首先是免征额的变化。2019年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查看全文

2021年个人所得税退税新政策

个人所得税超过6万的可通过手机APP或税务部门申请退税。具体步骤包括注册APP、完善个人信息、查询纳税明细、申报退税并等待处理。退税所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完税凭证、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表、退税申请表、工资发放单、聘用合同等。办理退税需遵...查看全文

降低个人所得税率是什么政策

近日,我国出台了个人所得税的新政策,在新政策中涉及到了减税降费的内容,但是很多人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还不是很清楚。在此,网的律师为大家整理了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人所得税减税降费...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是什么?

律师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政策具体是什么呢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查看全文

2024年个人所得税新政策有哪些是什么

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遵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规章,可以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婴幼儿三岁以下照护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费用支出的税金扣除 如果已经有了子女且已经满...查看全文

2023年个人所得税政策扣除规定是什么

2023年个人所得税政策扣除规定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方面。每个子女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子女教育扣除,可以选择父母分别扣除50%或一方扣除100%。继续教育方面,纳税人每月可享受40...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

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 1、纳税人在申报表的相应栏次勾选“申请退税”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后,即完成了申请程序; 2、税务机关和国库按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核程序后即可办理退税,退税款直达纳税人银行账户; 3、申请退税的纳税人需要准确填写身...查看全文

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

律师分析: 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查看全文

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

法律分析: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查看全文

抽奖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

在有的好一点的公司中,每一年的最末尾的一天就有可能会有公司聚会,这个时候会有抽奖活动,如果员工在抽奖活动中抽到了很多的现金,是否也需要交个人所得税?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一、抽奖个人所得税怎么交 抽奖活动中奖属于意...查看全文

2021年个人所得税政策汇总!

北京税务      ∷      加个星标...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2023年政策最新?

法律解析: 2023年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提高了免税额和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具体来说,免税额由每月5000元调整为每月8000元,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也相应提高。这些措施将使更多的居民受益,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此外,政策还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