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
犯罪对象并不一定是被害人,也可以是某一具体物。
犯罪对象是侵害行为所指向的人或物。区别于犯罪客体:
(1)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受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则是犯罪客体的具体体现。
(2)犯罪客体总会因犯罪行为而必定受到损害或可能受到损害,犯罪对象则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必定受到损害。
(3)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要件之一,而犯罪对象除法律有明确规定外,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作为犯罪客体的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作为犯罪客体的具体社会关系的承担者。通常来说,犯罪客体总是通过一定的犯罪对象表现它的存在,也即犯罪分子的行为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分析某一案件,单从犯罪对象去看,是分不清犯罪性质的,只有通过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即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比如,同样是盗窃电线,某甲盗窃的是库房里备用的电线,某乙盗窃的是输电线路上正在使用中的电线,那么前者构成盗窃罪,后者则构成破坏电力设施罪,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一是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一是危害公共安全。
第二,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不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比如刑法典第152条的走私淫秽物品罪,其犯罪对象只能是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否则就不可能构成此罪。而像偷越国(边)境罪,脱逃罪,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罪,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等,就很难说有什么犯罪对象了。但这些犯罪无疑都侵害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具有犯罪客体。
第三,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例如,盗窃犯将他人的电视机盗走,侵犯了主人的财产权利,但作为犯罪对象的电视机本身则未必受到损害。而一般情况下,盗窃犯总是把窃来的东西好好保护,以供自用或卖得高价。
第四,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由于犯罪客体是每一犯罪的必要要件,它的性质和范围是确定的,所以它可以成为犯罪分类的基础。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十类犯罪,正是主要以犯罪同类客体为标准进行划分的。如果按犯罪对象则无法进行分类。犯罪对象不是每一犯罪的必要要件,它在不同的犯罪中可以是相同的,例如走私淫秽物品罪和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犯罪对象都是淫秽物品;在同一犯罪中它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盗窃罪,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公私财物,如货币、衣物、珠宝等等。正因为犯罪对象在某些犯罪中具有不确定性质,加之少数犯罪甚至没有犯罪对象,所以它不能成为犯罪分类的基础。
第五,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因此可以凭借人的感觉器官来感知;犯罪客体则是生命权、财产权、公共安全等凭借人的思维才能认识的观念上的东西,二者具有具体与抽象的差别。
三、犯罪对象的法律特征
1、具体性。正如犯罪对象的定义中所指出的那样,犯罪对象是一种客观事物,属于客观的现象范畴。一经犯罪行为作用,就成了具有法律意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犯罪行为对犯罪对象作用的情况,通过受作用时的痕迹、位置归属的变化以及其他的影响记录于犯罪对象。同时,从客观上看,任何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必然或多或少地在犯罪对象方面留下其作用的痕迹与影响,从而忠实、准确地反映了犯罪行为对其作用时的实际情况,这一特点,使犯罪对象在刑事诉讼法中具有提供证据和检验证据的双重功能。
2、法定性。犯罪对象是刑法所规定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观事物。犯罪行为侵害犯罪客体必须是通过对犯罪对象的侵害进行的,而不可能直接地去侵害抽象的社会关系。
3、主体选择性。犯罪对象的这一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立法上看,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够成为刑法保护的对象,有些事物,原来不是刑法所保护的对象,而是在刑法修订之后才成了刑法的保护对象;有的对象,立法者规定当其没有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刑法并不对其进行调整,只有当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刑法才介入,这时其才成为犯罪对象。从这点上看,何种事物能成为犯罪对象或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成为犯罪对象与立法者的取舍、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客观事物即使被刑法规定予以保护,但这也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性,但并不必然成为犯罪对象。
4、客体制约性。在每一种具体犯罪中,犯罪对象的确定是受立法者所确定的刑法所要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制约的。
5、表征性。犯罪对象同一,体现的社会关系却未必相同,犯罪对象相同的犯罪,犯罪类型却未必一致。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

一、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犯罪对象并不一定是被害人,也可以是某一具体物。犯罪对象是侵害行为所指向的人或物。区别于犯罪客体:(1)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受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则是犯罪客...查看全文

犯罪对象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一、犯罪对象是什么意思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具体人或者物。从类型上看,犯罪对象包括物体和人体两种。物体是指货币、物品等一切具有价值、归属关系的东西,按其归属关系可以分为国家所有物、集体所有物、混合所有物...查看全文

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是?

律师分析: 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查看全文

犯罪对象被侵害地如何认定

犯罪对象被侵害地即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实际遭受不法侵害的地点。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查看全文

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

律师分析: 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 (1)所谓控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和其他党政机关告发、检举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人。 (2)所谓申诉人,是指对于自己所受的处分不服,向原处理机关或其上...查看全文

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

法律分析: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1)所谓控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和其他党政机关告发、检举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人。(2)所谓申诉人,是指对于自己所受的处分不服,...查看全文

传唤的对象是被害人还是加害人

法院传票的主要作用是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需要签收传票并及时了解案情。被传唤人应积极应诉,避免消极殆战。了解案情后,最好咨询律师以分析对方证据和胜诉可能性,考虑是否反诉或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在举证期限内...查看全文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

法律解析: 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刑法中,犯罪对象通常被定义为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就人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者等。就物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财产、设...查看全文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

法律解析: 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刑法中,犯罪对象通常被定义为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就人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者等。就物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财产、设...查看全文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

律师分析: 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刑法中,犯罪对象通常被定义为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就人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者等。就物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财产、设...查看全文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

律师解答: 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刑法中,犯罪对象通常被定义为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就人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者等。就物而言,犯罪对象可以是财产、设...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是什么

法律分析: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是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查看全文

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指什么

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该财物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物,而非某个人的财物。同时,也包括一些具有财产性质的利益,如国内外旅游等。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查看全文

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指哪些

单位行贿罪的主旨是指出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财物,而财物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物,也包括具有财产性质的利益。单位行贿罪的构成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单位...查看全文

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指哪些

法律分析: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该财物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物,而非某个人的财物。单位犯单位行贿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侵犯的对象是谁

法律分析: 侵害的对象,是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阻碍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某种活动的,或者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其执行的不是职务活动,或者其活动不是依法正在进行的职务范围的活动,均不构成本罪。 具体来说成为本罪侵...查看全文

诬告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谁

诬告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种犯罪是行为人试图通过司法机关实现诬陷无辜的目的。这种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损害了无辜者的声誉,还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成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查看全文

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

法律分析: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构成报复陷害罪,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查看全文

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

律师分析: 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是什么犯罪行为的犯罪对象?

妨害公务罪的主旨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持刀袭警可构成该罪,处三年以下刑罚。阻碍医护人员履行防治工作也构成该罪,同样处三年以下刑罚。妨害公务罪侵害的对象是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