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律师回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本案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当事人是实体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只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而不能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双重身份出现,所以必须回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是指本案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所谓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审判人员自身的利益。这种利害关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可能是事实上的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指除上述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比如,与当事私交甚笃的同学、朋友或与当事人积怨很深的仇人、对手,等等。这些关系,只要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就应当回避。

申请回避的时间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当事人只要在限定时间内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即应暂时停止审理或参与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若因当事人申请回避而停止执行职务,势必给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仍应及时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须暂停。比如有的财产案件,当事人要转移争议的标的物,急需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即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审判人员仍应履行职责,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申请回避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切实保障当事人行使这一权利。法律规定回避制度,是法律的严肃性和法制的民主精神的体现,它可以避免案件承办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偏袒亲友,减少徇情枉法现象,保证案件得以公正处理,从而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保护。

申请回避怎么复议

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回避申请时间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当事人只要在限定时间内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即应暂时停止审理或参与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若因当事人申请回避而停止执行职务,势必给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仍应及时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须暂停。比如有的财产案件,当事人要转移争议的标的物,急需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即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审判人员仍应履行职责,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申请回避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切实保障当事人行使这一权利。

哪些关系可以申请回避

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何申请法官回避

回避的形式主要有自行回避和当事人要求回避两种。自行回避指回避适用人员,遇到法定应当回避情形时,主动提出不参与该案诉讼等活动。当事人要求回避,由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做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做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诉中可以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回避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保证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对于经济仲裁中,仲裁员也需要进行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2、回避对象与本案...查看全文

刑诉中可以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律师分析: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刑诉中可以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中可以申请回避的理由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或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查看全文

刑诉中可以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法律解析: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的理由及程序。审判人员应自行回避,当事人可申请回避,如存在利害关系、亲属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临时回避可延期开庭,如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证人、重新鉴定或补充调查等情形。回避申请由法院院长或审判长决定,当...查看全文

刑诉中可以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第29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查看全文

申请法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方面?

申请法官回避的理由及自行回避的情形。包括未经批准私下会见当事人,为当事人推荐代理人,接受财物或宴请,以及其他利益关系。最高法院对离任法官担任代理人也有限制。自行回避的情形包括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曾担任过相关职务等...查看全文

申请法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类型?

审判人员回避原则及适用范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在涉及利害关系、亲属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可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审判人员若接受贿赂、违规会见当事人等行为,当事人有权要求其回避...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申请回避的理由包括有哪些?

行政诉讼申请回避的理由包括未经批准私下会见当事人、为当事人推荐代理人、接受财物或宴请等。最高法院对离任人员担任代理人也有限制。自行回避的情形包括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有利害关系、曾担任过相关角色等。回避制度适用于刑事和行政案件,法律...查看全文

申请民事诉讼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回避的理由:1.审判人员是案件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审判人员与案件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3.审判人员与案件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存在其他关系;4.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查看全文

申请回避的理由

法律分析:一般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查看全文

申请回避的理由

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查看全文

申请回避的理由

法律分析:申请回避的理由:审判人员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或者与案件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申请回避的理由?

律师分析: 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5、接受当事人及...查看全文

刑诉中哪些理由可申请回避?

回避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保证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对于经济仲裁中,仲裁员也需要进行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 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查看全文

申请回避的法定理由

申请回避的法定理由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查看全文

申请回避的法定理由

法律分析: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29条共规定了5种理由: ...查看全文

简述申请回避的理由

法律解析: 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4、回避对象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查看全文

简述申请回避的理由

法律分析: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4、回避对象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5、接受当事人...查看全文

简述申请回避的理由?

律师分析: 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4、回避对象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