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起始计算时间是什么时候?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的起止时间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到缓刑考验期到期结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可以接受社区矫正。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另外,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死缓期间及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从判决确定之日起。
缓刑的起止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到缓刑考验期到期结束。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一条死缓期间及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缓刑的执行期限如何确定?
缓刑的执行期限是根据判决书中的具体规定来确定的。通常情况下,法院会根据犯罪的性质、被告人的情况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综合考虑。执行期限一般以年为单位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判决书中,会明确规定缓刑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被判缓刑的人在执行期限内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再犯罪或者违反缓刑考验的规定。如果在执行期限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缓刑可以顺利完成。如有违反,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因此,被判缓刑的人应当严格遵守缓刑期限的规定,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结语:缓刑的执行期限是根据判决书中的具体规定来确定的。法律规定,缓刑的起止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到缓刑考验期到期结束。对于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对于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要依法接受社区矫正,如无违规行为,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被判缓刑的人应当严格遵守缓刑期限的规定,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六条 被监视居住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三)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四)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
(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的起始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计算,而非判决签署或宣告之日。一审判决需在被告人和检察院接到判决书后十日内没有上诉或抗诉方可生效,二审案件则以判决宣告之日为起始。...查看全文

刑期起始计算时间是什么时候?

刑期计算规则:一般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缓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起始计算时间是什么时候?

刑法对剥夺政治权利的起算时间有不同的规定,但对于判处缓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缺乏相关规定,导致实践中存在被判处缓刑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因此,有人认为应当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开始计算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另外,根据《刑法》第...查看全文

缓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缓刑不是从拿到判决书开始算的,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期内犯罪分子需要遵守规定,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缓刑具有考察监管机构和人员健全、有罪宣告但暂不处以刑罚等特征。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查看全文

缓刑执行的起始时间是什么时候?

缓刑执行不是从收到判决书算起,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算。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刑拘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刑拘时间从宣布刑拘证算起,过24小时算1天,最长期限为37天。刑事诉讼中期间计算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届满日期,但在押期间不受节假日影响。判决执行以前的先行羁押可折抵相应刑期,计算从执行羁押当日起。刑事拘留期间也可折抵刑期,拘留后的...查看全文

缓刑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查看全文

计算陪产假的起始时间是什么时候?

陪产假是指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在女方休产假期间,男方享有一定时间的陪护、照料对方的权利。陪产假一般为15天,具体时间根据当地规定而定。陪产假包括双休日,但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国家规定的陪产假为15天,适用于与自己依法结婚的妻子休产假...查看全文

缓刑考验期起始时间是什么时候?

缓刑的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犯需遵守法律规定并接受监督,违法行为可能导致缓刑撤销并执行原判刑罚,缓刑考验期满可公开宣告原判不再执行,判决书生效前可提起抗诉或上诉。...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起始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按用工时间确定。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七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己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查看全文

房产证的计算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房产证日期为房产证登记日期。房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1、如果买的是期房,就从房屋交付使用的那一天算起,90天内为正常办理产权证的时间。2、超过这个...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的起始计算时间是什么时候?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行使权利后丧失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制度。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限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则法院不予保护...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费的计算起始时间是什么时候?

父母在离婚或分居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且未支付抚养费,子女抚养费的计算起点为夫妻分居或离婚之日。离婚后,不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可通过协商、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解决。离婚财产分割时,有孩子抚养权的一方可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不支付抚养费属于民事...查看全文

刑拘的起算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关于嫌疑人被刑拘从哪天开始算的的法律问题,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期限从公安机关向犯罪嫌疑人送达拘留证,并采取拘留措施之日算起,刑事拘留最长的期限是三十七天。刑事拘留从宣布刑拘证算起,过24...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起始计算时间是什么时候?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规定仲裁时效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督促及时行使权利、正确处理争议案件。中断时,仲裁时效重新计算。...查看全文

拘留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刑事拘留期限的起算问题及相关规定。一般犯罪嫌疑人拘留最长14天,如未批准逮捕则释放;重大嫌疑分子最长37天,同样规定。对于不提供真实身份的嫌疑人,拘留期限从查清真实身份之日开始计算。司法机关应制作《拘留决定书》和《拘留通知书》,上...查看全文

缓刑的起始日期是什么时候?

判处缓刑的罪犯在宣判前不能立即执行,需先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立即办理释放手续,最晚当日24时前释放罪犯。...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起始计算时间是什么时候?

土地使用权从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的起始日期开始计算。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有所不同,如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等。根据第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的起始计算时刻是什么时候?

诉讼时效的主旨是:诉讼时效的计算从不同的时间点开始,如债权履行期限、债权人主张权利、条件成就等。诉讼时效期间分为普通、短期和特殊时效,最长保护期限为20年。诉讼时效可以通过起诉、请求和认诺等行为中断。...查看全文

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起始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被扶养人的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当地居民消费支出标准计算,未成年人计算至十八周岁,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年龄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按五年计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