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腾房罪是否可以构成拒执罪?

律师回答
摘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被执行人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涉嫌对抗强制执行。该罪行侵犯了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要求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并且情节严重。主体包括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和协助执行义务的个人。共同实施拒不执行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刑责。
可以。被执行人拒不腾空房屋,阻碍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处置,导致执行工作无法进行,是一种对抗强制执行的违法行为,其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并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财产方面的拒不执行,行为上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也能构成犯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
(1)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
(2)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
(3)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章,进行申诉,而不允许抗拒执行。
(4)维护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权威,就是维护法律和法制的权威,就是维护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1)要有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所谓拒绝执行,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采取种种手段而拒绝履行。
(2)执行义务人必须具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倘若没有能力如执行义务人本身无执行财产而无法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则是无法、不能执行,而不是拒不执行。
(3)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
(1)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章,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
(2)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一种对抗强制执行的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其认定条件包括:侵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拒绝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且情节严重;主体为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或协助执行义务的个人。对于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依法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刑事责任。维护法律和法制的权威,是维护司法机关正常活动的重要举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章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拒不腾房能否构成拒执罪

可以。被执行人拒不腾空房屋,阻碍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处置,导致执行工作无法进行,是一种对抗强制执行的违法行为,其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并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财产方面的拒不执行,行为上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查看全文

腾房拒绝是否构成拒执罪?

拒执罪是指对已生效的法院判决、裁定拒不执行的行为。被执行人拒不腾空房屋,阻碍强制执行,构成拒执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主观和客观方面。被执行人必须有能力...查看全文

拒不履行调解书是否构成拒执罪

拒不履行调解书是否构成拒执罪      拒不履行调解书构成拒执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查看全文

拒不报告财产是不是构成拒执罪?

拒不报告财产构成拒执罪的。拒不报告财产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于法院给出的裁定结果拒不执行的行为了,因此将会按照拒执罪的处罚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罚。 一、拒不报告财产...查看全文

有财产不执行是否构成拒执罪

法律分析:有财产但不执行的,若情节严重是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有财产不执行是否构成拒执罪?

律师分析: 有财产不执行,需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拒执罪。根据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查看全文

有财产不执行是否构成拒执罪

若有财产不执行,严重则构成拒不执行罪,惩罚标准为三年以下刑期、罚金,或三到七年徒刑加罚金。单位犯罪则实行双罚制,罚金加对主管人员个人犯罪的处罚。...查看全文

拒执罪的构成?

律师分析: 拒执罪由以下几点构成:(一)犯罪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二)主观方面: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生效,必须执行,在有能力执行的情况而故意拒不执行,希望通过拒不执行的犯罪...查看全文

调解书是否构成拒执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包括调解书吗 调解书是经过法官的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而做出的调解书。具有申请执行的效力。但是调解书不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对象。 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有能力拒不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调解书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查看全文

怎样构成拒不执行罪

拒不执行罪的构成特征:1、侵犯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2、在客观方面,犯罪表现为有能力执行,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的有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3、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和裁定的当...查看全文

不执行生效调解书是否构成拒执罪

拒不履行调解书构成拒执罪。因为调解书是经过司法认可的,文书本身和判决书是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尽管调解在一开始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若不愿意接受调解或者对调解的结果不满意,当时就不应该同意,同意之后就不能不履行。...查看全文

拒不执行罪是否可以撤诉

可以,自诉后能撤诉。刑事自诉案件撤诉,分两种情况应分别处理:一种是当事人自愿撤诉,当事人经过协商达成和解成协议自愿撤诉的,不可以再行起诉。另一种是因证据不足法院说服自诉人撤诉的情况,如果属于第二种,有了新证据可以重新起诉。...查看全文

拒执罪的构成要件

法律没有拒不执行罪,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可构成犯罪。立案标准包括: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对应的判决、裁定应履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行为具有情节严重,如隐藏、转移财产、拒不协助执行等。...查看全文

拒不归还是否构成侵占罪?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拒不归还构成侵占,刑法明确规定了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只有在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处理该罪行。如果行为人不拒绝返回,只要求延长遣返期限,或经教育说服立即返回,一般不会作为犯罪受到惩罚。...查看全文

拒执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人将面临刑事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拒不执行包括隐藏、转移、毁损财产,无偿转让财产,拒绝协助执行等情形。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妨...查看全文

拒不执行裁判罪构成要件

本罪侵犯人民法院正常活动,拒不执行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主体为有执行义务的当事人和协助执行的个人,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本罪表现为故意。...查看全文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单位可以构成吗?

单位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但普通员工不会承担法律责任,单位会被罚款,主要责任人可能会被判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单位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吗

法律分析:能,单位能构成拒执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客体单一,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判决、裁定是人...查看全文

拒执罪构成要件概述

拒执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人民法院正常司法活动、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明确有执行义务而不执行的当事人、故意拒不执行。...查看全文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是否构成被害人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