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委托合同如何撤销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委托合同可在一年内撤销,需向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撤销权消灭的情形包括:未行使撤销权一年内、重大误解九十日内未行使、受胁迫一年内未行使、明确放弃撤销权。若未行使撤销权五年内,撤销权消灭。委托合同终止原因分为一般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如委托事务完成、合同不可能履行、存续期间届满;特殊原因包括当事人解除合同、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
一、民法典中委托合同如何撤销
民法典规定,委托合同出现可撤销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一百六十五条【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委托合同的终止原因包括哪些
委托合同终止的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是指一般合同所通存的终止原因。如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已经不可能、委托合同的存续期间届满等;特殊原因是指导致委托合同终止特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在委托合同中,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均享有任意终止权,可以任意终止合同。无论是有偿委托合同还是无偿委托合同,也无论是定有期限的委托合同还是未确定期限的委托合同,也无论委托事务的处理进行到何种程度,当事人均有权终止委托合同。这是因为,委托合同是以当事人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的。
2、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在发生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以外,委托合同终止。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规定,委托合同可在特定情况下撤销。当事人应在一定期限内向仲裁机构或法院提出申请。撤销权消失的情况包括未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受到胁迫后未行使撤销权以及明确放弃撤销权。若当事人在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失。委托合同的终止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如委托事务完成、合同不可能履行、合同期满等;特殊原因如当事人解除合同、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根据信任基础,合同当事人享有任意终止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代理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五章 行纪合同 第九百五十六条 行纪人卖出或者买入具有市场定价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外,行纪人自己可以作为买受人或者出卖人。
行纪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仍然可以请求委托人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代理 第三节 代理终止 第一百七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
(一)代理期限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三)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五)作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委托合同如何撤销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委托合同如何撤销民法典规定,委托合同出现可撤销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合同

《民法典》规定撤销合同的方式为协议撤销和法定撤销。协议撤销是双方协商一致,法定撤销是当事人出现可撤销事由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可撤销的合同包括: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签订的合同、存在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和其他法定可撤销合同情形。...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合同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撤销合同的方式有协议撤销和法定撤销。协议撤销是指行为人协商一致,撤销合同;法定撤销是指出现法定可撤销事由,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法定可撤销合同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合同?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无条件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可撤销的合同?

当事人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可撤销的合同。不过合同撤销权的行使,不一定必须通过诉讼、仲裁的方式。如果撤销权人主动向对方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而对方未表示异议,则可以直接发生撤销合同的后果。如果对撤销问题双方产生争议,则...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可撤销的合同如何撤销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方式有协议撤销、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撤销。法定可撤销合同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应如何撤销合同?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无条件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应如何撤销合同

《民法典》中,撤销合同的方式有协议撤销和法定撤销两种。法定撤销是指当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时,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法定可撤销情形包括因重大误解、围困状态、欺诈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应如何撤销合同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撤销合同的方式有协议撤销或法定撤销。协议撤销是指当事人协商一致撤销合同。法定撤销是指出现法定可撤销事由,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法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有: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围困状态、缺...查看全文

委托合同如何撤销

法律分析:委托合同撤销的方式有:双方都同意撤销的,可以协议撤销。如果存在可撤销事由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撤销。法定可撤销合同包括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查看全文

委托合同如何撤销

合同撤销有两种方式:双方协议撤销或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法定可撤销合同包括: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签订的合同,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抵押合同?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无条件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买卖合同如何撤销

《民法典》中买卖合同撤销的方式有协议撤销和法定撤销。撤销买卖合同的条件包括不可抗力、预期违约和迟延履行等。撤销后,买卖合同失去法律效力,财产应予返还,但未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合同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撤销合同条款的程序,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撤销,撤销权消失的情况有限。合同被撤销后,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追缴财产和行政处罚可能发生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撤销合同如何办理?

律师解答: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权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撤销合同,但是当事人的这种...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合同效力如何撤销

合同撤销将发生两方面效力,一是合同自始无效,当事人无需履行合同;二是当事人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还应当赔偿对方所受到的损失。但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电子合同如何撤销

民法典规定,电子合同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导致违背真实意思的合同可被受损方请求变更或撤销。请求变更的不得撤销。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有效。可撤销合同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撤销赠与合同

《民法典》规定,撤销赠与合同的方式有协商一致和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法定撤销条件包括侵害权益、不履行义务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买卖合同如何撤销

《民法典》规定买卖合同撤销应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知道撤销原因后一年内或重大误解后90天内行使撤销权。如果双方同意,可以无条件撤销合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赠与合同如何撤销

根据《民法典》,赠与合同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享有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情况是指赠与财产权利尚未转移,但是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则不能行使任意撤销权。法定撤销权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行使: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