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交通事故责任者的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逃逸赔偿项目与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和死亡赔偿金,根据相关证据和标准确定赔偿金额。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项目与标准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8、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9、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0、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1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延伸阅读
逃避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逃避交通事故责任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引发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逸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民事赔偿以及驾驶证被吊销等后果。刑事处罚可能包括拘留、罚款甚至刑事拘留,根据逃逸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此外,逃避责任还会导致民事赔偿责任,被害人有权要求赔偿医疗费、损失赔偿等。为应对这些后果,首先应立即报警并留下现场证据,如拍照、录像等。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真实信息。同时,寻求法律援助和咨询律师,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是预防逃逸行为的最佳措施。
结语:根据以上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和死亡赔偿金。具体赔偿金额的确定将根据相关证据和标准进行计算。请注意,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将按照二十年计算。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逃避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将面临法律处罚,包括罚款和吊销驾驶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和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逃逸行为包括未取得驾驶证驾驶车辆、逃离事故现场、超速驾驶、违反交通规定等,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将受到罚款和拘留等...查看全文

逃避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的行政处罚及其具体表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若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处以200元至2000元的罚款。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包括驾车逃离、弃车逃离、不报案离开医院等情况。对于涉及无证驾驶、酒后驾...查看全文

避免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不构成犯罪者罚款200-2000元;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并逃逸者处3-7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者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逃避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制裁

交通肇事后逃逸会受到罚款或拘留处罚,重大事故逃逸将吊销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根据最高法院解释,交通肇事造成死亡或重伤,负全部或主要责任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致一人以上重伤,且具备特定情形(如酒驾、无证驾驶等),则构...查看全文

逃避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规定

交通事故责任分配规则: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超过限额部分根据过错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事故由机动车方承担责任,若证明非机动车方违法且机动车方已采取措施则减轻责任;非机...查看全文

避免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刑罚,包括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若导致他人死亡则将面临七年以上的刑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离现场,以逃避责任。该行为旨在推卸责任,使事故的法律后果无法确定。...查看全文

避免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罚: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论后果大小,吊销肇事逃逸司机的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查看全文

逃避交通肇事责任的法律制裁

交通肇事逃逸需受法律制裁,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者,将被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则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违反道路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查看全文

处理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者的法律后果

开车撞死人负主要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赔偿受害人一方的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其他合理费用。...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一、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1、肇事逃逸拘留的天数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不会被刑事拘留;(2)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者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后逃逸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为:处罚款、拘留和吊销驾驶证。若构成交通肇事罪,还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可被处罚款。若行为人有特定情形,还可被吊销驾驶证或拘留。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处理:逃逸行为罚款或拘留,重大事故除刑事责任外吊销驾照;交通肇事逃逸交强险能赔,但醉驾、无证驾驶、故意制造事故不赔;肇事逃逸交强险赔偿限额:死亡伤残11万、医疗费用1万、财产损失2千。...查看全文

逃避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解决办法:启动查缉预案、发布协查通报或社会公告、部门间紧密合作。当事人应记住逃逸者车辆特征,并及时报警。交通肇事逃逸是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发生交通事故时,先报警,保证生命安全。遇到对方逃逸时,保持冷静,记住车...查看全文

逃避责任的后果?

律师分析: 逃避刑事处罚就是被拘留的时间更长,有可能还涉嫌妨害公务罪。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知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加以阻碍,才能构成本罪。犯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肇事者如何逃避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根据实际影响,包括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于不构成犯罪的逃逸行为,罚款200-2000元,记12分,拘留15天以下;致重伤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致死者,处3至7年有期徒刑;致死且无法及时救治者,处7年以...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主责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交通事故主责不一定要坐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只有在重大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的人才会被判刑。对于普通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移送案件给相关部门,并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如果当事人涉嫌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犯罪,将按照...查看全文

逃避酒驾事故罪的法律责任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主旨是根据刑法修订,饮酒后或醉酒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而肇事逃逸是指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报案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规,逃逸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除非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减轻责任。交通事故责任的...查看全文

逃避法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应受行政处罚并承担全部损失,严重扰乱交通秩序。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不仅限于逃离现场,还包括送医后逃跑。逃逸导致无法认定责任,肇事司机需负全部责任。逃逸后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车主要全额赔偿。逃逸司机将被吊销驾驶证,且终...查看全文

逃避法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刑情况

交通肇事逃逸会被判3-7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则会被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罪,无论何种逃逸行为都会受到严厉处罚。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报警、抢救伤员并积极配合调查。...查看全文

逃避交通事故责任将如何受到法律制裁?

交通事故逃逸属于犯罪行为,通常会受到交通肇事罪所规定的刑罚,即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交通事故肇事者有逃逸行为,则其逃逸情节较为严重,罪责自然也会更严重,因此处罚也会相应加重。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逃逸行为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