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遭受骚扰,报警能解决问题吗?

律师回答
摘要:社会福利补助政策:包括重残定补、医疗康复费、子女教育补助、安装假肢等费用补助、住房补贴、突发重病住院补助、重大意外事故补助、残疾学生学杂费补助。补助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最高可达5000元。
律师解析:
1、重残定补:每人每月200元;
2、医疗康复费(低保定补):补助标准为每人100元;
3、子女教育补助:无法缴交学杂费,补助标准为1000至3000元;
4、安装假肢、矫形器,实施肢残手术等,无法支付费用的,补助标准为1000至3000元;
5、住房补贴:1000至3000元;
6、突发重病住院或罕见病住院治疗、重度精神病残疾人长期住院治疗、家庭经济困难的,补助标准为2000至3000元;
7、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等重大意外事故造成经济困难的,补助标准为3000元;
8、残疾学生通过高等教育考试或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录取进入高等院校后,支付学杂费困难的,在校期间可申请学杂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大专每学年3000元,本科每学年4000元,研究生每学年5000元。
延伸阅读
报警能否有效应对路上骚扰问题?
报警是一种常见的应对路上骚扰问题的方式。通过报警,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保护和干预,以期解决骚扰问题。警方接到报警后会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如警告、传唤嫌疑人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然而,报警并不总能完全解决问题。有时,警方资源有限,无法及时响应每一个报警。此外,一些骚扰行为可能难以提供足够的证据,导致案件难以立案或得不到有效处理。因此,除了报警外,个人也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记录证据、寻求法律咨询、寻求社会支持等,以增加解决骚扰问题的机会。最终,有效应对路上骚扰问题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包括报警和其他适当的法律和非法律手段。
结语:根据律师解析,对于重残人士和经济困难群体,政府提供了多项补助和福利措施,如重残定补、医疗康复费、子女教育补助等。此外,对于突发重病、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也有相应的补助标准。对于残疾学生,高等教育学杂费补助为他们提供了帮助。然而,解决路上骚扰问题并不仅仅依靠报警,个人也应采取其他措施,如记录证据、寻求法律咨询等,以增加解决问题的机会。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才能有效应对路上骚扰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低保条例》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四十六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第四十七条残疾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残疾人所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四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级人民政府对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必要的辅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换,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救助。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第四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无劳动能力、无扶养人或者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遭受电话骚扰,报警能解决问题吗?

电话骚扰可报警处理,个人信息泄露需采取预防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电话骚扰违法行为可受罚。预防个人信息泄露需注意不随意链接公共WiFi、安装安全软件、设置强密码、避免打开陌生邮件,处理个人信息时需谨慎。...查看全文

报警能解决骚扰问题吗?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包括骚扰电话,可以通过报警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5项解决。根据该法规定,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电话骚扰问题,可以报警解决吗?

骚扰电话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报警要求查处,提供电话号码、录音等证据。骚扰者可处拘留或罚款,严重者可并处拘留。受害人可通过12321举报网站填写骚扰电话信息,相关部门将协同处理。...查看全文

遭受前任长期骚扰,该如何报警解决?

分手后被骚扰可报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但警察需确保骚扰行为构成性骚扰后才受理。多次警告无果可报警,警察将对其进行警告。...查看全文

遭受骚扰时如何报警

被骚扰报警,警察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骚扰人处最高五日拘留或最高五百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并处最高十日拘留,可向有关部门投诉,骚扰指扰乱他人生活,建议报警处理。...查看全文

遭受骚扰时如何报警?

骚扰电话是侵权行为,当事人需承担民事责任,涉及勒索还需承担法律责任。即使单个被害人金额不达标准,多个被害人总额超过标准也构成犯罪行为,可追究其犯罪责任。...查看全文

遭到虐待,报警能解决问题吗?

殴打他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是违法行为,涉嫌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建议立即报警或到派出所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的其他规定,也应依照执行。...查看全文

报警能帮助解决性骚扰吗?

骚扰行为的程度无具体规定,只要对当事人生活造成干扰,就可以报警维护权益。骚扰行为可处罚款或拘留,包括公然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以及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信息。...查看全文

遭前妻骚扰,能否报警?

电话骚扰是一种侵权行为,当事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涉及勒索还需负法律责任。虽然单个被害人金额未达法定标准,但多个被害人金额总和超过标准即构成犯罪,可追究其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遭受短信骚扰时,可以报警吗?

骚扰短信可报警,违法行为者将面临拘留或罚款。恐吓、侮辱、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陷害他人,威胁、侮辱、殴打证人及其亲属,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信息,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等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查看全文

老婆遭受骚扰时,可以报警吗?

如果您发现了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可以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如果情节较轻,将会被处以5日以下的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将会被处以5日以上的10日以下的拘留,...查看全文

路上被骚扰可以报警吗

路上被骚扰可以报警。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选择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是可以的。在路上被骚扰属于治安管理范畴,报警后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行为人进行治安处罚。...查看全文

在微信上遭受骚扰时,我可以报警吗?

微信骚扰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方式包括拨打110或到派出所。微信骚扰属于较轻微的骚扰,根据各地立案标准,符合条件会受理。警方会调查骚扰情况,可调取微信聊天记录。若需要处罚,可罚款或拘留。...查看全文

遭受骚扰时,报警是否明智?

如果超市员工偷窃商品,会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话,可能会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和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员工的行为构成犯罪,会受到刑罚的追究。 如果以欺骗的方式获得了100元,一般会受到行政...查看全文

遭受网络骚扰时如何报警?

网络骚扰可报警,若涉及严重诽谤侮辱行为,可能触犯侮辱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246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同样处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被害人可通过网络...查看全文

遭受短信骚扰时可否报警?

如果遭遇骚扰的无聊信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保存这些信息作为证据,然后立即向警方报案。根据法律规定,发送多次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将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如果情节较重,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查看全文

微博遭受骚扰时如何报警?

接通110电话后,警察会转接或提供派出所电话。派出所民警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详细询问案件经过和现场情况。如有必要,警察会制作笔录并让报警人签字。警察会留下联系方式,报警人可要求警察电话以便随时联系。案件结案后,警方会通知报警人。...查看全文

报警能解决问题吗?

合同违约民事纠纷应协商或起诉,报警无效。借贷纠纷可先协商分期还款。起诉需提供证据、起诉状、身份证明。法院受理后判决,债务人不履行可强制执行。民事纠纷不需报警,直接起诉即可。...查看全文

每日遭受骚扰时,该如何报警?

电话骚扰是侵权行为,违背了通信自由和安全,可报警举报。如果涉及勒索,还需承担法律责任。虽然单个被害人金额未达标准,但多个被害人总额超过标准则构成犯罪,可追究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遭受性骚扰时,报警是否明智?

被人打电话发短信性骚扰是可以报警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可能构成犯罪。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可处以拘留或罚款。被电话骚扰或收到威胁短信,超过三次可报警,要提供相关证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