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律师回答
摘要:最高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管辖范围包括重大涉外案件、专利纠纷案件、海事、海商案件;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根据案件需要和当事人申请进行。
最高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一、管辖
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的案件、案情复杂的案件,或者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二条专利纠纷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
第三条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二、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形式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或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
三、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第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二)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第十六条除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延伸阅读
结语:最高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明确了重大涉外案件的管辖范围,以及专利纠纷、海事、海商案件的管辖机构。同时,对个人和法人的住所地也进行了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包括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和广义的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需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最高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一、管辖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的案件、案情复杂的案件,或者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二条专利纠纷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是怎样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是怎样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是怎样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律师分析: 该解释主要对刑事诉讼中涉及到的证据收集、利用和排除、量刑、社区矫正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证据的认定,提出了“认定有罪的证据不能由一证推全部”、“单证不足以认定罪名的,应当作无罪处理”等原则。在量刑上,提出了应...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律师解答: 该解释主要对刑事诉讼中涉及到的证据收集、利用和排除、量刑、社区矫正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证据的认定,提出了“认定有罪的证据不能由一证推全部”、“单证不足以认定罪名的,应当作无罪处理”等原则。在量刑上,提出了应...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内容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查看全文

最高刑事诉讼法解释是怎样标准的?

法律解析: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查看全文

最高刑事诉讼法解释是怎样标准的?

律师解答: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查看全文

最高刑事诉讼法解释是怎样规定的?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之前是在民法总则的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中,但是因为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已经失效,所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最近司法解释?

律师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的司法解释。...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最近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的司法解释。...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律分析:刑法司法解释2021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章 管辖第一条 人民...查看全文

最高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查看全文

最高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查看全文

最高院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查看全文

最高院诉讼时效司法解释22条

《诉讼时效规定》中第22条规定的“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应如何理解      【裁判要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