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租房纠纷协商解决。
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可以寻求一位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作为见证人。
2、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请求调解。
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居民自治组织或者是居委会请求调解,也可以找房管所相关工作人员解决。
3、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一、租房有哪些注意事项
租房有以下注意事项:
1、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房东应当在租赁关系消除时退还租户。如果租赁合同没有明确押金的性质或规则,押金作为租赁预付款处理,租金应退还,当事人支付保留金、保证金、保证金、保证金、保证金或者保证金,但没有保证金性质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租房期间财务损失可从押金中扣除。租赁期间有财产损失的,可以相应扣除押金,扣除财产损失后应当退还押金。租赁期间出租人房屋和室内设施的财产损失,从押金中扣除。合同期满或者终止时,不造成损失或者退还;
3、押金退还纠纷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起诉。租金不退还的问题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
二、12315可以投诉房屋租赁吗
12315是消费权益维权平台,不承担租赁纠纷的维权。如果遇到租赁纠纷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协商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申请仲裁解决问题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反之,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解决问题
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