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印花税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应税经济凭证所征收的税,纳税人可申请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缴纳印花税。计算公式为应纳印花税税额=销售(营业)收入(采购成本、费用等)×核定比例×适用税率。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种,对股票交易成交金额计征,基本税率为0.4%。
一、印花税计算公式
印花税纳税人因凭证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完整准确的提供应税凭证和计税依据、正确计算缴纳印花税的,也可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缴纳印花税,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填报《核定征收印花税申请表》,经核准后,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发放《核定征收印花税通知书》。
主管地方税务机关依据纳税人当期实际销售(营业)收入、采购成本或费用等项目及确定的核定征税比例,计算征收印花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印花税税额=销售(营业)收入(采购成本、费用等)×核定比例×适用税率
注:当期应缴印花税=计税依据×核定比例×税率
二、印花税含义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应税经济凭证所征收的一种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中发展而来的,属于行为税类,根据一笔股票交易成交金额对买卖双方同时计征,基本税率为0.4%,基金和债券不征收印花税。
延伸阅读
印花税的免除条件
印花税的免除条件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个人或机构可以免除支付印花税的法定要求或规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印花税的免除条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特定行业或交易的豁免:某些行业或交易可能根据法律规定享有免除印花税的特权,如金融机构、慈善机构等。2.特定交易额度的限制:针对小额交易,可能设定了一定的免税额度,超过该额度的交易才需要缴纳印花税。3.政府政策或激励措施:为促进经济发展或其他目的,政府可能实施一些免税政策或激励措施,使符合条件的交易免除印花税。4.特定地区或区域的优惠政策:有些地区或区域可能为吸引投资或发展经济,设立了免税区或给予一定的减免税额度。总之,印花税的免除条件是根据法律规定和政府政策来确定的,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判断和申请。
结语:根据印花税计算公式,纳税人可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缴纳印花税。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将根据销售收入、采购成本或费用等项目及核定征税比例,计算应纳印花税税额。印花税是对应税经济凭证征收的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其中一种,基本税率为0.4%。印花税的免除条件可能包括特定行业或交易的豁免、特定交易额度的限制、政府政策或激励措施以及特定地区或区域的优惠政策。具体免除条件需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判断和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三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
前款规定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一、经济合同和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本公式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二、帐簿印花税 (1)资金帐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行资本金+资本公积金)×0.5‰ (2)其他帐簿应纳印花税...查看全文

企业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规定,国家对于各种证件、文件、契约、票证、收据等制成的书面或记载者,按照印花税税目的规定征收印花税。这也包括咨询合同,因此咨询合同也需要缴纳印花税。...查看全文

股票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股票印花税是固定的,税率为0.1%,由卖方承担,交易金额乘以0.1%即为应缴纳的印花税。举例:卖出单价为20元、1000股的股票,交易金额为20000元,根据公式计算,应缴纳的印花税为0元。...查看全文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购销合同是很常见的一种,对于这类合同就需要按照规定进行交纳印花税,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具体的计算公司是什么。大家可以通过本文来进行了解,才能知道购销印花税计算公式。下面 一、购销印花税计算公式 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查看全文

房地产交易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印花税是国家对特定凭证征收的一种税,根据1988年的《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我国印花税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适用于不同的合同和证书。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并购买并贴足印花税票。税票应贴在凭证上,并在每枚税票上注销或划销...查看全文

房屋租赁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房屋租赁合同的印花税应按照租赁合同记载金额的千分之一计算。购买印花税票需要自行贴花并划线注销,租赁合同如果只规定了月(或年、或日)租金标准而无租赁期限的,可在签订合同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查看全文

个体户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本文讲述了个体户计算印花税的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个体户需要按照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来计算印花税,具体的计算方法会根据适用的税率或者税额标准来进行。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查看全文

探讨贷款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贷款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合同中的借款金额乘以0.05%的税率,而签订房屋抵押贷款合同需要明确约定债权种类、数额、债务履行期限、抵押物的相关信息以及抵押担保的范围等事项。...查看全文

房屋租赁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房屋租赁的印花税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计税依据为租借金额。房产租借合同的印花税税率为0.1%,按合同金额交纳。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不动产租赁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11%。...查看全文

承包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承包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式是:应纳印花税=计税依据×核定比例×税率。承包合同属于应纳税凭证,按承包金额万分之三贴花。合同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 承包合同印花税如何计算 应纳税额...查看全文

注册资金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注册资金印花税税率为企业注册资本金的0.5‰,每家公司只需缴纳一次,增加注册资金需补交增加部分的印花税,缴纳时间为公司成立后第一年内。印花税计算按实收资本依万分之五税率贴花,不同凭证按不同税率计算纳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查看全文

注销公司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公司注销时需缴纳5%的印花税,按认缴资金计算。注册资金以认缴制为准,无需验资。股东可自行约定认缴出资额、方式和期限,记在公司章程上即可。如果公司实收资本未注资,仍需在次年年初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申报缴纳印花税。税务局将根据...查看全文

贷款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及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的规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要缴纳印花税。也就是说,与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签订的借款合同(包括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抵押贷款合同)需...查看全文

探究股票印花税的计算方法及依据

股票印花税是根据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计算的,过户费则按每1000股收取1块钱,低于1块钱也收取1块钱。征收股票印花税的目的是作为普通印花税的一个税目,并在难以征收股票交易所得税的情况下作为替代税种。中国对股票实行卖方单边税率。...查看全文

房屋租赁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房屋租赁合同印花税的主旨是介绍了税率的算法和缴纳方式。税率为0.1%,按合同金额缴纳。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征,超过一角的按一角计算。贴花法、缴款书代替贴花法、按期汇总缴纳法和代扣代缴法是常用的缴纳方式。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查看全文

企业纳税 印花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

在我国,税收是具有强制性的,同时,也有很多的税收种类,印花税就是其中一种,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缴纳印花税滞纳金。在此为大家整理了印花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查看全文

印花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税费逾期未交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即从规定缴纳税款的次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印花税怎么算? 印花税的计算是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查看全文

一般纳税人印花税计算方法

纳税人印花税计算公式:按比例税率或定额计算应纳税额,不足一角免税,尾数不满5分不计,满5分按一角计算缴纳。比例税率凭证税额=凭证金额×适用税率,定额税率凭证税额=凭证数×单位税额。...查看全文

购销协议印花税计算方法?

法律解析: 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三,按照购销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缴纳,现在一般要求按月缴纳。对于没有签订购销合同却发生购销行为的,也要缴纳购销的印花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查看全文

购销协议印花税计算方法?

律师解答: 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三,按照购销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缴纳,现在一般要求按月缴纳。对于没有签订购销合同却发生购销行为的,也要缴纳购销的印花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