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预扣法累计计算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将按照累计预扣法进行个税的预扣预缴,通过累计收入减去扣除后,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应缴税额并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
自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将按照累计预扣法进行个税的预扣预缴。累计预扣法主要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
延伸阅读
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累计计算方法及其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累计计算方法是指根据个人全年收入进行计算,而不再仅仅按月份计算个税。这种方法的实施对纳税人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累计计算方法可以减少月收入波动对个税的影响,使个人所得税更加公平合理。其次,纳税人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状况,避免年末突然面临高额个税。此外,累计计算方法还能够鼓励个人提高收入水平,因为超过起征点后的收入将按照更低的税率计算。总之,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累计计算方法将为纳税人带来更好的税收体验,并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结语: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累计计算方法,将根据个人全年收入进行计算,避免了月收入波动对个税的影响,使个税更加公平合理。此举不仅让纳税人能够更好地规划财务状况,避免年末高额个税的突然压力,还能鼓励个人提高收入水平,因为超过起征点后的收入将按更低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累计计算方法将为纳税人带来更好的税收体验,同时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新个税累计预扣法

法律分析: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累计预扣法主要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查看全文

个税累计预扣法是什么?

个税的累计预扣法主要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累计预扣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查看全文

个税: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现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正在从单一税制向综合税制进行转变。同时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也是首先进入了综合所得,通过先预扣预缴,最后汇算清缴的方式进行申报纳税。&nb...查看全文

什么是新个人所得税累计预扣法?

自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将按照累计预扣法进行个税的预扣预缴。累计预扣法主要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 新个税怎么抵扣 一...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扣缴义务人针对纳税人取得需要并入综合所得的四项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按月(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那么针对四项不同的所得,具体预扣预缴税额应该如何计算呢?&nbs...查看全文

个税累计扣除怎么计算

个税改革之后,个税的计算采用累计预扣的方式,即使用工资薪金、劳务费等累计收入减去累计扣除额后预扣个税,在次年3至6月进行汇算清缴,对预扣税额多退少补。那么,其中的个税累计扣除额是怎么计算的呢?1、首先建立一...查看全文

个税累计预扣法的实施与影响

累计预扣法是一种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方法,它通过累计收入减去对应扣除,根据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根据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查看全文

累计预扣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累计预扣法具体计算公式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查看全文

预扣一个月工资的税款计算方法

预发一个月工资的扣税方式与实际发放工资相同,按照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年终奖按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发放时也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预发工资需要按照个税征收比例扣除个税。...查看全文

工资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

一、工资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如下      虽然现在的...查看全文

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查看全文

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查看全文

个税预扣预缴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查看全文

累进税率计算方法

法律解析: 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查看全文

累进税率计算方法

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级超额累进税...查看全文

累进税率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查看全文

累进税率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 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查看全文

2024年新个税计算方法

2024年新个税计算方法如下: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6000...查看全文

个税计算方法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不超过5000;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金-缴税。...查看全文

2024年个税最新计算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调整为每月5000元。因此,2023年个人所得税计算起点为5000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