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同犯罪中超出共同故意部分的认定

律师回答
摘要:共同犯罪中超出共同故意部分的行为应根据各被告人的行为和主观故意分别定罪,共同犯罪的客观表现包括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目标和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对于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由刑法明文规定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需与实行行为有机结合才能正确定罪。
一、共同犯罪中超出共同故意部分如何定性?
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超出共同预谋犯罪范围的行为,亦即实行过限行为,应当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实施的行为,结合其主观故意,分别予以定罪。
共同犯罪中危害结果超出共同预谋犯罪范围的行为就是司法实践中经常提到的“实行过限”问题,实行过限在共同犯罪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我国刑法对此却没有明确规定。所谓实行过限,又称共犯过限或共同犯罪的过剩行为,是指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对于实行过限行为,一般采取的是对于过限行为产生的危害结果由实行过限的实行犯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一基本原则。
二、共同犯罪的客观表现是什么?
1、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2、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3、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单独犯罪行为,都是由我国刑法分则加以明文规定的。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要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定罪就可以了。而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只有把这些行为与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
延伸阅读
结语:共同犯罪中,当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超出共同预谋犯罪范围时,应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实施的行为和其主观故意,分别予以定罪。实行过限是指共同犯罪中实施犯罪行为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对于实行过限行为,应遵循由实行过限的实施犯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的原则。共同犯罪的客观表现包括: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的犯罪目标和互相配合的行为,以及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共同犯罪行为与单独犯罪行为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需要综合运用刑法分则和总则的规定来正确定罪。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中部分成员超出共同故意如何定性?

共同犯罪中超出共同故意部分的定性以及共同犯罪的客观表现。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行为应根据各被告人实施的行为和主观故意分别定罪。共同犯罪的客观表现包括行为具有共同犯罪目标、行为间有机联系、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等。与单独犯罪不同,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如何认定?

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征是:1.共同的认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

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征是:1.共同的认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故意如何认定?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相同的共同行为故意,则指各共犯人均对同一罪或几个罪持有故意,...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故意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相同的共同行为故意,则指各共犯人均对同一罪或几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故意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相同的共同行为故意,则指各共犯人均对同一罪或几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故意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相同的共同行为故意,则指各共犯人均对同一罪或几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故意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中故意的认定:_x000D_ 1、共同犯罪中,各个共同犯罪人对实施触犯该罪的行为都是出于故意;_x000D_ 2、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中共同犯罪的认定

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求既要在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要在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刑法第2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故意”当然是犯罪的故意;“共同”不仅有“相同...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在故意伤害罪中的认定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中,两个以上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共同故意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共同的犯罪故意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的犯罪故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查看全文

共同的犯罪故意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的犯罪故意的认定标准:_x000D_ 1、各个共同犯罪人对该罪都有故意;_x000D_ 2、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_x000D_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故意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故意的认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属于故意。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存在过失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故意如何认定

共同的犯罪故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查看全文

共同的犯罪故意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共同的犯罪故意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参加实施犯罪。 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查看全文

共同的犯罪故意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共同的犯罪故意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参加实施犯罪。 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中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故意伤害罪中有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的,就涉嫌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从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中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罪中,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的,就会构成共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中的共同犯罪要求犯罪分子在主观上有共同的故意,并在客观上有共同的行为。共同故意包括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结果,并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共犯之间具有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不是孤立地犯罪,而是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

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求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刑法第2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共同”不仅有“相同”的含义,还有“合意”的含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