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止的含义是什么

律师回答

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发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1、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的,诉讼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2、中断: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了解诉讼时效中止的含义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因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暂停,并在事由消失后继续进行。若最后6个月前的障碍消除,不中止时效;若最后6个月时障碍未消除,则从最后6个月开始中止时效,直至障碍消除。...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定义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待事由消除后又需等待满6个月方可起诉。中止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权利人受控制等。...查看全文

诉讼程序中止的含义

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出现某些情况无法继续进行审判时暂停案件,待情况消失后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包括被告人严重疾病无法出庭、被告人脱逃、自诉人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且未委托代理人出庭、以及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审理期间不计入...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期间的含义是什么?

诉讼时效期满意味着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限。在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请求强制履行义务。时效期满后,权利人的请求权受到阻碍,但权利本身并不消失。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债权人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用于抵销其他债务。诉讼...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 个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为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届满的制度。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在于,中止是暂时的,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而中断是根本性的,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以后重新起算。诉讼时效中止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而中断取决于当...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的含义是什么?

最长起诉期限是除斥期间是指,只要超过了法定的最长期限,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导致,法院将不予受理,受理后也将裁定驳回起诉。 最长起诉期限是特殊期间是指,虽然超过了最长诉讼时间,但是如果有法定的合理理由,最长诉讼时效要考虑特殊情况予以适当...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抗辩的含义是什么?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包括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债权人丧失胜诉权等。诉讼时效具有消灭实体请求权、强行性和普遍性等特征。在维权过程中,诉讼时效限制了合法权益的维护,若诉讼时效届满,...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顺延的规定包括:不可抗力导致的中止,无代理人或代理人丧失能力导致的中止,继承未确定导致的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分析: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有: 1.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2.法定事由发生...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例子是什么

法律分析:A要求B还钱,欠款2000年到期,正常的时效是2002年满,但是如果在这两年期间A起诉B、B承认欠钱、A要求B还钱,这时候发生中断,假设这三种行为是2001年提出,那么时效从2001年起重新算2年,就到2003年...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有:1.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有: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其他导致...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例子是什么?

律师分析: A要求B还钱,欠款2000年到期,正常的时效是2002年满,但是如果在这两年期间A起诉B、B承认欠钱、A要求B还钱,这时候发生中断,假设这三种行为是2001年提出,那么时效从2001年起重新算2年,就到2003年结束,...查看全文

中止审理的含义是什么?

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之前,出现了某些使审判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时,决定暂时停止案件审理,待有关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复审判的活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1条的规定,遇到下列情...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概念及意义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计算暂停。中止解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已过期间有效,待法定障碍解除后,时效继续。...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分析: 二者区别如下:1、发生的事由不同。诉讼时效中止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2、发生的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诉讼时效中断...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二者区别如下:1、发生的事由不同。诉讼时效中止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2、发生的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诉讼时...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差异

法律解析: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