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剥夺的概念及其相关背景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政治权利剥夺包括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以及担任国家机关职务和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被剥夺政治权利,符合上诉条件的仍可提起上诉。剥夺政治权利属于刑事处罚中的附加刑,不影响上诉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根据判决类型和刑期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并执行。对于终身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剥夺政治权利从主刑执行之日起开始执行。
一、政治权利剥夺包括哪些
政治权利剥夺包括哪些包括剥夺以下权利: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还可以上诉吗
按相关法律规定,即使是剥夺政治权利之后,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上诉情形的,依然可以进行上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剥夺政治权利属于刑事处罚中附加刑的一种,当然这种处罚既可以附加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如果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则意味着不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公关人员的竞选等,并不妨碍上诉。
三、剥夺政治权利期限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剥夺政治权利期限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1.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与管制的期限同时起算、同时执行。
2.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按照执行判决的一般原则,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并执行。
3.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以及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者从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
4.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因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从主刑执行之日起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对于政治权利的剥夺,包括剥夺选举权、被选举权,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以及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和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被剥夺政治权利,符合上诉条件的仍可上诉。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计算,如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与管制期限同时开始执行,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从执行之日开始计算。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以及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刑期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开始计算。判处死刑、无期徒刑而终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之日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七十三条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或者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百零四条 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策动、胁迫、勾引、收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四条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及其含义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选举、言论自由、担任职务等。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是犯罪人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什么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

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如下。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方法,即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的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主要剥夺的权利包括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查看全文

被剥夺政治权利是什么概念

人民法院对于严重犯罪分子的刑事处罚之一是剥夺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担任国家机关职务和领导职务的权利等。...查看全文

被剥夺政治权利是什么概念

法律分析:被剥夺政治权利为人民法院对于构成严重犯罪的犯罪分子所处以的刑事处罚方式之一,其中包括对于犯罪分子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是什么呢?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种:1、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2、故意杀人、强奸...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什么概念?

我国刑法剥夺政治权利规定,是指判决犯罪人剥夺参与国家管理、政治活动等权利的刑罚。剥夺包括选举、公务员职位、言论自由等,无期或死刑犯罪分子终身剥夺。...查看全文

终身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是什么?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以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为内容。在我国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可以附加适用或独立适用。终身剥夺政治权利意味着永久剥夺政治权利和活动。...查看全文

讲解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职务权利等。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附加适用或独立适用,执行期限与其他刑罚相同。执行机关应向相关单位和群众宣布犯罪事实、刑期和恢复政治权利的通知。...查看全文

独立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

独立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在没有主刑的情况下,单独剥夺犯罪分子的一系列政治权利。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四条,其中包括剥夺选举权、言论自由、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等权利。...查看全文

终身剥夺政治权利的基本概念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指永久性地剥夺罪犯政治权利,包括担任国家机关职务、领导职务、选举和被选举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无法担任国家机关职务、领导职务,也无法参与选举和被选举,以及行使言论...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政治权利么?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以下权利,具体为: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的是什么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的是以下权利:1、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剥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是什么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是以下权利:1、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剥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什么权利

第一,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第二,集会、言论、结社、出版、示威、游行自由的权利;第三,在国家机关任职的权利,这里的职位包括任何职位;第四,担任事业单位、国有公司、人民团体、国有企业领导职位的权利,这里的职位仅限领导职位,被剥夺政治权...查看全文

终身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终身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被选举、结社、集会、言论、游戏、出版、示威自由、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领导职务的权利。...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什么权利?

律师分析: 1、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五...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什么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以下权利:1、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剥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什么权利

法律解析: 1、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五...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什么权利呢?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以下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什么权利

法律分析:1、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