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土地在城市的属于国家所有,在农村的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在租赁的土地上建的房子,如果没有以正式的审批手续,那其占用的土地的所有权并没有转移。而我国的房屋登记机关是按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处理,对租赁土地上的房屋不予登记。
一、集体土地使用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形式仅有二种,一种是国家所有,种是农村集体所有,个人仅有土地使用权。农村也一样,仅有土地使用权或土地承包经营权。
但是二种土地所有权形式上的房屋所有权权利,就完全不同了。相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农村土地上的房屋,是以宅基地为重,房屋产权为次,房屋产权处分主要受当地村集体组织(村干部)形式制约。
不同的办理流程所涉及的土地证办理费用都不一样。
二、农村的土地使用证是不是房产证
土地使用证不是房产证。具体详情如下:
1、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代表的意义不同。土地证是证明拥有该块土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书,房产证是证明拥有该房屋所有权的证明文书。
2、二证合一。有部分城市实施房地合一发证,即房产证与土地证合并颁发一张证,房屋所有权证(即房产证)是你拥有房屋所有权的证明,凭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可以对房屋行使买卖、赠与、出租、抵押等权利。
3、土地证只是证明房屋拥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是国有土地使用证,那么其上的房屋可以进行买卖、赠与、抵押、出租等。如果是集体土地,那么其上的房屋就不能抵押,买卖、赠与也需要得到村镇相关部门的同意方可办理。
4、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只有两个,一是城镇土地国家拥有,二是乡镇土地村民集体拥有。因此,任何单位不能单独买卖土地所有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也不能单独转让,当土地上的房屋转移、抵押时,其附属的土地使用权也随之转移、抵押。
三、农村房屋买卖什么情况下无效
1、产分离出卖
由于房屋是建筑在土地上的,为土地的附着物,具有不可分离性,因此,房屋的所有权通过买卖而转让时,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必须同时转让或随房屋转移。如果售房者出卖房屋时只转让房屋所有权而不同时转让土地使用权,那房屋买卖则无效。
2、主体有问题
出卖房屋的主体必须是该房屋的所有权人,非所有权人出卖他人房屋的,其买卖行为一般无效,并且房屋所有权人未经共有人同意,私自出售房屋的,房屋买卖也是无效的。
3、侵犯优先购买权
房屋所有人出卖共有房屋时,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房屋所有人出卖租赁房屋的,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如果的优先购买权被侵犯,该房屋买卖无效。
4、非法转让
转让或买卖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有争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这样的房屋买卖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