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工伤事故处理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伤争议处理,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向法院上诉。企业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
一、关于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的说明:

当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禁止瞒报和漏报。接着,工伤职工或其亲属需要申请认定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在此过程中,企业工会组织可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规定三个渠道申请报告,既体现了工伤保险的权利与义务,也是防止企业瞒报漏报的措施。
报告、申诸的时间要求: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
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应抓紧调查取还,一般应在7日内,特殊情况下延至30日,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结论,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调查取证材料要包括:职工申请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核实;医院或医疗机构治疗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有关资料;企业的工伤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况。
工伤争议处理:对两种争议应适用不同的程序。一是企业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二是企业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认支付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向法院提出行政诉。
二、工伤赔偿纠纷怎么解决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护工伤职工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
(1)申请行政复议
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在经过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还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3)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根据《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凋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可见,就有关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可以协商解决,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延伸阅读
工伤赔偿纠纷是劳动者在受到工伤后,因与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管理部门之间的赔偿问题发生纠纷而产生的法律关系。为解决这一纠纷,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提供了相关规定和制度。

首先,劳动者在遭受工伤后,应尽快向医疗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用人单位应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其次,对于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及时抢救、救治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在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工伤保险费率计收工伤保险费。

在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或劳动仲裁机构应依法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并参考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证据,对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问题作出裁决。如用人单位不服裁决,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工伤赔偿纠纷的解决需要依法进行,包括工伤认定、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均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工伤事故处理流程的说明:

一、工伤事故发生后,企业单位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禁止瞒报和漏报。接着,工伤职工或其亲属需要申请认定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在此过程中,企业工会组织可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规定三个渠道申请报告,既体现了工伤保险的权利与义务,也是防止企业瞒报漏报的措施。

二、工伤赔偿纠纷的解决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护工伤职工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

(1)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在经过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还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3)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根据《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可见,就有关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可以协商解决,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四川成都工伤事故处理满足流程有哪些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满足流程有哪些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工伤事故处理需要满足的程序有哪些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需要满足的手续有哪些2023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工伤护理费申请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

成都社保局提供工伤护理费申请流程和所需资料。参保人员需要携带身份证、工伤保险证明、护理费审批表、护理依赖程度鉴定表、工伤认定决定书、涉及第三方的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证明资料。工伤护理费标准根据生活自理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上年度职...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需要哪些流程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工伤补贴申领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2023

成都工伤补贴申请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如下:工伤职工需前往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手续,用人单位需在人社部门做出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结论后前往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所需材料包括工伤人员身份证、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原因的书面情况说明、工伤人员...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需要满足的流程是怎样规定的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市工伤伤残鉴定满足流程有哪些

成都市工伤伤残鉴定流程包括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申报材料,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符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的条件,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将签发《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受理通知书》。自出具受理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作...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工伤补贴申领满足流程有哪些

成都工伤补贴申请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如下:工伤职工需前往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手续,用人单位需在人社部门做出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结论后前往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所需材料包括工伤人员身份证、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原因的书面情况说明、工伤人员...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青羊区工伤办理满足流程有哪些

成都市青羊区工伤办理流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申请人需携带相关材料至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窗口,并提交申请。窗口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确保符合相关条件后,受理申请。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市社保工伤报案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

成都市社保工伤报案流程涉及两个申请主体:用人单位和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则应...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哪些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摇号买房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房地产开发商在购房预售或现售备案证书后的10天内,发布所有可购买的房屋信息,并公布摇号选房安排的相关内容。购房人需要提交身份证、婚姻证明、征信报告、个人住房信息查询表、银行存单、银行流水、收入证明和稳定就业证明等资料,并...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市买房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2023

2019年成都买房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买卖双方建立沟通渠道,卖方提供合法证件,买方交纳购房定金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并接受审查,办理立契手续,缴纳税费,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对贷款的买受人来说,还需办理贷款手续,卖...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市卖房需要满足的流程有哪些2023

本文介绍了成都房屋交易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查询房屋信息、房屋评估、房屋过户、缴纳房屋交易税费、办理房屋抵押登记、缴纳房屋抵押登记费、领取房屋权属证书、交定金、签订三方合同和网签合同、银行评估、签订按揭贷款合同、银行出具同意贷款通知书...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工伤事故处理有什么流程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工伤事故处理需要哪些手续

成都市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三个渠道申请报告:企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认定工伤,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对于工...查看全文

四川成都市工伤保险赔偿办理满足流程有哪些

成都市工伤认定流程包括申请、调查核实和认定结论三个步骤。申请人需持相关材料到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窗口提交申请,由工作人员进行审查。若审查通过并符合条件,窗口将受理申请。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15个工作日内...查看全文

2023四川成都市青羊区工伤办理满足流程有哪些

成都市青羊区工伤办理流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申请人需携带相关材料至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窗口,并提交申请。窗口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确保符合相关条件后,受理申请。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