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担保人如何应对诈骗

律师回答
摘要:担保人被骗为他人担保,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担保,撤销后担保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48条和149条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欺诈行为导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担保人被骗为他人担保,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后担保无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担保人如何识别和防范诈骗风险
担保人在应对诈骗风险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别和防范能力。首先,担保人应该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如虚假借款、假冒身份等,以便能够警惕相关风险。其次,担保人可以通过核实借款人的身份信息、联系其他担保人核实信息真实性等方式,加强风险防范。此外,担保人还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风险提示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诈骗行为。担保人应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借款请求,同时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结语:担保人被骗为他人担保后,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后担保将无效。为了应对诈骗风险,担保人应具备识别和防范能力,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核实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风险提示和预警机制。担保人应保持警惕,加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人担保欺诈,如何应对?

担保人被欺骗的处理方法及担保人被债权人欺诈的取消担保可通过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担保人可免除担保责任,但需满足特定条件。担保合同无效后,行为人应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享...查看全文

担保被骗如何应对?

担保人被骗担保后可申请撤销担保合同,撤销后免责。诈骗受害者应及时报警。根据《民法典》148条和149条规定,以欺诈手段导致违背真实意思的民事行为可申请撤销。...查看全文

债务人欺诈担保人如何应对?

担保人在认定债务人有欺诈行为并不履行借款时,不承担保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保证合同无效后,有过错的债务人、保证人和债权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担保期限根据合同约定,若未约定则按规定执行:一般保证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查看全文

诈骗如何报警求助

法律分析:被诈骗后,受害人可以依法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拨打110的电话或者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来报警求助。如果涉嫌诈骗罪的,受害人还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求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查看全文

担保人遭受骗局,如何应对?

被骗做担保人可向法院申请撤销担保合同。民事诉讼需提供证据证明被骗情况,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根据《民法典》第147-151条,基于重大误解、欺诈、第三人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请求法院撤销。...查看全文

担保人如何应对被骗问题?

被骗做了担保人的解决办法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担保,返还财产并赔偿;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需保证人对非物担保部分负责,放弃物担保则免除责任。...查看全文

担保人如何应对被骗情况?

被骗做了担保人可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担保,返还财产或折价赔偿,并要求过错方承担责任。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保证人对非物担保债权负责,放弃物担保则免除责任。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或实现担保物权时享有优先受偿权,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查看全文

遇到他人欺诈担保,如何应对?

担保人遭受欺诈担保时的处理方式:担保人无需承担担保责任。5种情况下担保人免责:超出担保期限、主合同债权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变更主合同未经担保人同意、未经担保人同意转让债务、主合同无效且担保人无过错。借款人跑路时,担保人需审查是否存在...查看全文

诈骗五年后如何求助?

本文介绍了诈骗案报案的时间限制和立案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报案没有时间限制,只要符合立案条件就应当立案。在报案后,公安机关会对报案进行审查,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如何担责应对诈骗事件

未成年诈骗判罪需依据数额和情节,应从轻处罚。诈骗罪可判缓刑,需满足条件。诈骗与民间借贷的区别在于法律责任、关系建立基础、借贷原因和归还意愿。...查看全文

债权人如何应对债务人欺诈担保人的担保?

如果债务人有欺诈行为且不还款,担保人不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如果确认债务人有欺诈行为且不还款,担保人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担保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签,但需要出具委托书。伪造担保人签字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同时也会失...查看全文

立案诈骗后无回应,如何寻求帮助?

报案后,警方会根据提供的线索收集证据,判断是否构成诈骗。公安机关将在一般两天内通知立案结果,并进行侦查,没有时间限制。受害人应耐心等待警方通知,如有其他可行方法,可在报案后同时执行。...查看全文

担保人遭遇债务人欺诈,如何应对?

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的主旨:凭借书面手续证明欠款事实,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欠款并支付利息,查封、冻结对方财产以便执行,注意诉讼时效,如有保证人可要求共同偿还欠款。...查看全文

面对诈骗,如何应对?

被诈骗后的处理方法及法律依据:1)被害人应冷静收集证据,报案追回损失,起诉主张赔偿损失;2)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团伙诈骗犯罪认定:1)共谋中提出犯意者为主犯,随声...查看全文

面对诈骗如何应对

1、首先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刑事侦察部门、网络安全保卫部门接到报案后,会积极开展侦查工作。希望受害人要保留好证据,比如聊天记录等,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还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多留心网络骗子。 2、披露经过。网上交易保...查看全文

面对诈骗如何应对?

律师分析: 1、首先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刑事侦察部门、网络安全保卫部门接到报案后,会积极开展侦查工作。希望受害人要保留好证据,比如聊天记录等,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还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多留心网络骗子。 2、披露经过...查看全文

遭遇法人诈骗应如何应对?

根据《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如果被骗做了法定代表人,可以要求更换新的法定代表人,并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根据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如果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却未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登记,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将面临一万...查看全文

债务人骗我做担保人,该如何应对?

担保人可撤销被骗提供的担保,欺诈方可撤销被欺诈方在不知情或应知情的情况下的法律行为。保证人在未同意的情况下,债权债务合同变更不影响保证责任,保证期限不受影响。...查看全文

求助无门时,如何应对?

在债务数额较大且无法偿还时,可以与债权人协商或由法院裁决,申请分期偿还。但是如果债务人永久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只能通过清偿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解决。因此,债权人应该了解债务人的财产状况,以便确定可以追讨的债务数额。建议人们在消费...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如何担责应对诈骗1万元?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诈骗一万元不构成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诈骗一万元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诈骗罪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