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评定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公安机关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和程序。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若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伤残等级,应以伤残程度重的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结论,但须分别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将重新评定的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公安机关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医院出具的证明,二是公安部发布的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伤残等级者,应以伤残程度重的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结论,但须分别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
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这里的"当事人"仅指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残的当事人,不包括未受伤的另一方当事人。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将重新评定的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根据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重新评定的结论是最终的决定。
1、公安部规定: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2、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
延伸阅读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程序和不服处理方式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应当依法处理,而对于交通事故伤残的评定和不服处理方式,也有一定的规定。

首先,对于交通事故伤残的评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事故情况,对受伤人员作出伤残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其不服处理方式。

其次,对于交通事故伤残不服处理方式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并将复核结果通知当事人。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程序和不服处理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及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伤残评定,并对评定结果不服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结语:公安机关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医院出具的证明,二是公安部发布的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伤残等级者,应以伤残程度重的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结论,但须分别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将重新评定的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根据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重新评定的结论是最终的决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估依据

交通肇事事故的伤残鉴定标准是根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分析后进行确认,共分为10个等级,致残率相差10%。...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有哪些评定依据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b.意识消失;二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三级伤残划分依据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有哪些评定依据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依据主要是是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的等级是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进行评定的,劳动能力丧失得越多,代表着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赔偿也就越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是什么?

律师分析: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并需要进行伤残评定...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怎么划分交通事故伤残等级 怎么划分交通事故伤残等级:1、一级伤残划分依据(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规定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其内容为: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十...查看全文

伤残等级的评估依据是什么?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参考《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等级鉴定组成,分别有十个伤残等级和三个生活自理障碍等级。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提出,并由设区的市级劳...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划分的依据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交通事故对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对财产造成的损失程度,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划分的依据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划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身体损伤程度来作出。伤残等级划分由司法鉴定机构作出,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法律依据:《《司法鉴定...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的是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机构根据人体损伤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当事人可以依照鉴定机构向肇事方索要损害赔偿费用。法律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必须等伤者康复后才可以评定的。交通事故伤残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各有不同的标准。 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第一条 ...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依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进行评定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越严重,也就意味着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赔偿也就越多。但是具体的等级还是需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应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果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五级伤残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交通事故中,伤残应进行鉴定,五级伤残标准包括智力损害、丧失能力、面瘫等。根据最高法院解释,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和受害人劳动能力程度计算,按年收入标准计算,最长可达20年。若实际收入未减少或伤残等级较轻但职业妨害严重,可调整赔偿金...查看全文

五级伤残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车祸造成的伤残鉴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6年4月18日发布的《人体员伤致残程度分级》。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否构成伤残,是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而不是医院。交通事故中所指...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怎样评定伤残等级?

律师分析: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 1、在治疗终结后,委托人向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委托评定伤残等级; 2、鉴定机构进行审核,并做出受理决定; 3、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后再进行复核; 4、制作司法鉴定意见书,并发送给委托人。 【法...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怎样评定伤残等级

法律解析: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 1、在治疗终结后,委托人向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委托评定伤残等级; 2、鉴定机构进行审核,并做出受理决定; 3、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后再进行复核; 4、制作司法鉴定意见书,并发送给委托人。 【法...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怎样评定伤残等级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中的伤残等级是依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进行评定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越严重,也就意味着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赔偿也就越多。但是具体的等级还是需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如何评定

交通事故的伤残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根据日常生活能力、活动受限程度、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因素进行划分。每个等级都有具体的依据,从完全不能自理到部分受限不同程度的伤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