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后的索赔指南

律师回答
摘要:在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或医疗机构可协商解决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若协商不成,患者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赔偿可先与医院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则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在协商过程中,应本着和平协商的原则,明确自己希望索赔的金额。
在进行协商后,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发生医疗事故后如何处理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医疗事故如何让医院多赔偿
医疗事故如果想要让医院多赔偿的话,那么患者可以先把自己的索赔数额告知医方,两者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医院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那么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注意和医院协调时候,要本着和平协商的原则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希望索赔的金额。
延伸阅读
医疗事故了如何投诉
在我国出现医疗事故的投诉方式是向当地的卫生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帮助调解解决,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直接就赔偿数额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卫生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不服的,也可以提起卫生行政诉讼以上三种手段均可采取,但不管哪种方法,都最好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结语:在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和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协商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同时,患者可以先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若对方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则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协商过程中,应本着和平协商的原则,明确自己希望索赔的金额。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第三十八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一)患者死亡;
(二)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赔偿起诉指南

医疗事故起诉需由当事人或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当地法院受理并审理。如构成医疗事故罪,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和卫生局协调后,才由警方处理。若仅涉及民事赔偿责任,则可直接起诉。需注意,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处置指南

在医疗事故发生时,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来解决问题。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种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诉讼三种方式。...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举证指南

患者在医疗侵权纠纷中需提供充分证据,包括就诊事实、损害结果及相关费用的证明,以建立与医疗机构的事实因果关系。同时,医疗机构提出的证据要求患者提供反驳证据,否则可能败诉。...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索赔的流程?

律师解答: (一)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解决医疗事故的关键在于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向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申请首次鉴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如果对再次鉴定结论仍不服,可...查看全文

如何索赔医疗事故

法律分析:患者如果想对造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索赔,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找该医疗机构进行和解调解,第二种方法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达到索赔的目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_x...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如何索赔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索赔。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在一年内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依照法律规定确定。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查看全文

申请医疗事故仲裁指南

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主旨是:当事人申请、案件受理、案件审理和仲裁的执行。医患一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委员会应及时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应先行调解,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仲裁庭应及...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指南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类型及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制定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对应不同的伤残等级。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各自承担不同比例的损失。医疗...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调解实用指南

医疗事故调解注意事项:立即调查、报告;病人可提出查处要求;部分医疗机构无权调查;立即查处封病例;处理医疗事故需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实事求是。...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误工费的索赔指南

车祸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证明,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或同行业平均工资计算。申请材料包括收入证明和误工时间证据。...查看全文

北京医疗事故赔偿纠纷诉讼指南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打官司的主旨是确定管辖法院,保全证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患方应向医疗机构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防止证据篡改。医疗机构需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无因果关系,患方需证明就医及受损害事实。...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该如何索赔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索赔。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失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事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医疗费报销指南

交通事故医疗费报销流程及限额。保险公司根据责任比例赔偿医疗费,交强险限额为8,000元,商业险限额为1万元。医疗费包括医药费、诊疗费等,非医保用药不赔偿。交通事故医疗费可使用医保报销,但有个人负担和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负担包括门诊费...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致人轻伤的索赔指南

交通肇事致人轻微伤的索赔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交通事故处理包括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的索赔?

医疗事故索赔: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如何索赔 医疗事故赔偿,...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索赔的基本要求

医疗事故赔偿的必备条件包括:首先,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存在过失;其次,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必须有违法违规行为;第三,必须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并且该损害应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程度;最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查看全文

处理医疗事故索赔的步骤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和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医疗机构应根据鉴定结果进行赔偿,赔偿原则上实行一...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怎么找医院索赔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患者可以和医疗机构协商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索赔技巧

本文介绍了医疗事故的证据保全、行政调解和司法救济的选择以及侵权之诉与违约之诉的选择。其中提到,复印封存病历资料要及时,以保全证据;发生医疗纠纷后,可以选择行政调解或司法救济;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时,可以追究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或侵权...查看全文

发生医疗事故如何索赔

法律分析:发生医疗事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索赔。已经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事故等级和责任程度确认赔偿数额。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患者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余志界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8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