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过家庭状况影响服刑人员的减刑结果?

律师回答
摘要:服刑人员家里父母去世能否出狱探望或处理后事,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服刑人员可向监狱提出申请,根据服刑期限、表现和犯罪类型等因素决定是否批准。省市示范性监狱可特例批准探亲。服刑期间个人社保账户保留并计息,刑满释放人员可自行补交社保。社保补缴是确保社保连续性的一种方式。
一、服刑人员家里父母去世能出来吗
对于服刑人员父母一方去世,服刑人员是否可以回家探望或处理后事,法律条文没有规定可以或不可以。在监狱服刑的人员如遇此情况,服刑人员可向所在中队的管教干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回家处理后事的理由。管教干部及监狱领导,根据服刑人员服刑期限的长短,在服刑期间的一贯表现,以及哪种类型犯罪,再上报监狱主管部门审核。
符合相关规定的予以批准,家庭有兄弟姐妹且无特别情况的不予批准,除家庭成员为独子或在监狱表现特别好,而且刑期较短不会重新犯罪、脱逃的等情况,且路途不太遥远,监狱可视相关情况特例批准。
另外,就是一些省市的示范性监狱,为表彰安心服刑改造的服刑人员,并多次荣获监狱嘉奖表现突出的服刑人员,可批假探亲,特殊情况可以予以照顾。
总的来说,入监服刑者一般可以请“事假”和“病假”,但对于请假申请的审核都是比较严格的,不仅要符合相关规定,还要具有持之以恒的良好表现,且“请假”期间危害社会的可能性极低,才有可能被批准暂时离监。
二、服刑人员社保规定
服刑人员社保规定:职工被判刑、服刑期间,个人帐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保留并继续按记帐利率计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个人帐户储存额按照银行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三、刑满释放人员社保补缴可以吗
刑满释放人员可以自己补交服刑期间的社保。
犯罪职工在判刑前已建立的基本养老关系,刑满释放后,可以接续,即职工在判刑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缴费年限,可以与刑满释放后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缴费年限连接起来并继续计算。
社保补缴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社保中断缴费,中间几个月没有缴费,而现在由于招调或者落户其他原因,需要补之前没有交到的部分,从而获得完整的社保时间段,以确保招调落户等工作正常进行。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服刑人员在父母一方去世后,可以向监狱提出书面申请回家处理后事。申请需符合一系列条件,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对于表现良好且刑期较短的服刑人员,特殊情况下也可获得探亲假。在服刑期间,个人社保账户会继续保留并计息,刑满释放人员也可以自行补交服刑期间的社保费用。社保补缴可确保招调和落户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十一条 安葬英雄烈士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应当举行庄严、肃穆、文明、节俭的送迎、安葬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英雄烈士抚恤优待制度。英雄烈士遗属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的优待。抚恤优待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提高。
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关心英雄烈士遗属的生活情况,每年定期走访慰问英雄烈士遗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第七章 褒扬激励 第六十四条 国家统筹规划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通过组织开展英雄烈士祭扫纪念活动等多种形式,弘扬英雄烈士精神。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和管理。
国家推进军人公墓建设。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去世后,可以安葬在军人公墓。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家属申诉会影响服刑人员的减刑吗

申诉不影响服刑人员的减刑、假释。服刑人员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向原判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或有关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相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受理服刑人员提出的申诉,扣押服刑人员的申诉材料,阻挠服刑人员依法行使申...查看全文

缓刑结果影响家庭三代人

被判处缓刑对三代人产生影响,违法记录影响本人及家庭成员政治权益。直系亲属的违法犯罪限制报考公务员、军警学校、入党等,政审不合格的情况包括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不良行为、犯罪嫌疑、境外危害国家安全活动、被判处死刑或服刑中的亲属。直系亲属...查看全文

服刑人员能否通过不交罚金来减刑?

服刑人员不交罚金不能减刑,减刑需要犯罪分子悔改或立功表现,并经法院审理决定。减刑流程包括执行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法院审理决定减刑。悔改表现标准包括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劳动等。减刑申请需要准备减刑建议书、法...查看全文

服刑人员能否减刑?

服刑人员减刑条件及程序: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且有悔改表现,或有重大立功表现,可被减刑。重大立功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救人等。减刑程序包括监区研究、监狱审核、法院裁定。减刑后实际刑期不得低于...查看全文

服刑人员不交罚款是否会影响减刑?

不交罚款会影响减刑的适用,但如果确实无能力缴纳罚金的,对于减刑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有能力而拒不缴纳罚金,可以认定为没有悔过表现,可以判处不准减刑。 涉黑服刑人员不交罚金能减刑吗 1、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减刑的条件就可以减刑,然而不交罚...查看全文

对减刑人员再服刑有什么影响

服刑人员减刑规定有下列表现的可减刑:1、阻止别人重大犯罪活动;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的;4、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舍己救人;5、在...查看全文

疫情对服刑人员减刑有影响吗

没有影响,疫情期间按照正常法律程序进行社会管制。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查看全文

服刑人员能否减刑的规定

服刑人员在认罪服法、积极参与学习、劳动和揭发犯罪等方面表现良好时,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可以减刑;减刑的决定权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行使,基层法院无权决定减刑;对于不同刑种的减刑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时应组成合议庭,重要案件需提交审判...查看全文

缓刑能否影响减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一般不准减刑。但如在缓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参照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查看全文

减刑裁定是否影响减刑效果?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活动。减刑的条件是罪犯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重大立功表现等,经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将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减刑的限度是减刑...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影响减刑效果?

缓刑期间可以申请减刑,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包括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减刑适用范围只限于刑罚种类,不受犯罪性质和罪过形式的限制。缓刑是一种暂缓刑罚执行的刑罚制度,依附于原判刑罚。...查看全文

罪犯申诉是否影响减刑结果?

犯罪分子的申诉权是合法的,与减刑无必然关系。如果犯罪分子有悔过表现,可以申请减刑。然而,申诉本身暗示了对原判的质疑,无论是犯罪分子是否自认无罪,或是认为案件事实存在但自己未构成犯罪,都存在一个问题。...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是否影响减刑结果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减刑幅度应根据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决定,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减轻处罚,无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不交罚款是否影响减刑结果

不交罚金可能会影响减刑或假释。即使有能力缴纳罚金,但不履行此义务,也可能导致无法获得减刑或假释的机会。罪犯若能积极履行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可被视为认罪悔罪的表现,在减刑和假释时可能会得到更宽松的处理。...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服刑三年获得减刑?

根据《监狱法》规定,犯罪判刑三年的罪犯可以获得减刑,但减刑幅度有限。首先,刑法规定减刑不得超过刑期的一半。其次,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结果将根据奖励和功劳的多少以及个人的服刑表现来呈报减刑。因...查看全文

缴纳罚金是否会影响减刑结果?

判刑后不交罚金对减刑有限制。法院要求提前交罚金以保证执行率和悔罪态度。积极交罚金会得到认可,影响刑期。不交罚金会直接影响判决,可能导致实刑或刑期上浮。不交罚金还会限制减刑、假释等。最高法院要求拒缴罚金者在刑期和执行方式上受限。...查看全文

刑罚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父母的刑事犯罪记录只会对子女的升学和就业产生影响,而不会对亲戚造成任何影响。在考大学时,如果报考的是需要进行政审的学校,父母的案底会对子女产生影响,但升初中、高中则不会受影响。就业方面,公务员和军队招募会进行政审,父母有案底可能导...查看全文

服刑人员离婚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四项规定,针对服刑人员的离婚案件,管辖法院需要根据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来确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被监禁的人员提起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双方都被...查看全文

盗窃罪能否影响缓刑结果?

入室盗窃能否缓刑,需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入室盗窃2000元以上会立案,根据刑法规定,无论数额大小,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都构成盗窃罪。...查看全文

服刑人员能否在扣分后减刑?

减刑制度是指对于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将原判刑罚适当减轻的刑罚执行制度。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