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精神病患者的抚养权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夫妻双方患有精神疾病时,有抚养能力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以抚养他们的孩子。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双方无法抚养子女时,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责任抚养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此外,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有赡养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义务,而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抚养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的义务。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扶养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的义务。
夫妻双方都患有精神疾病,因此在离婚时,有抚养能力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以抚养他们的孩子。根据法律规定,当父母双方无法抚养他们的子女时,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责任抚养他们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
一、孙子有赡养奶奶的义务吗
1.孙辈对祖辈一般没有赡养义务。但是,有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孙辈应当承担赡养义务。
2.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3.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二、协助赡养义务有哪些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延伸阅读
法定扶养义务是几年
法律对扶养义务没有年限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长辈对晚辈、夫妻之间、同辈之间的扶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巳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结语:离婚时,有抚养能力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以抚养孩子。根据法律规定,当父母双方无法抚养子女时,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责任抚养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此外,孙辈也有赡养祖辈和外祖父母的义务,但有特别规定的情形除外。同时,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有协助赡养的义务,包括抚养和赡养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老年人与配偶也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患者配偶的抚养问题

离婚后,精神病人的子女抚养问题应从子女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出发,一般判归有能力的配偶抚养。若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抚养责任,经配偶同意,也可归其监护人代为抚育。离婚后孩子能共同抚养的情况包括父母具备合作能力、符合双方和...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离婚时的赔偿问题

精神病人在离婚诉讼中应得到一次性的经济帮助,以保障其离婚后的正常生活。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一方若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可由双方协议或由法院判决。经济帮助款项可根据当事人经济承受能力和生活水准确定,也可...查看全文

离婚后男方精神病患者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法院在子女抚养问题上,以子女身心健康为重,若男方患有精神病等不利因素,可能会优先判给女方抚养权。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归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子女还需考虑其意见,男方患有精神病也可能将孩子判给女方。...查看全文

离婚后男方精神病患者孩子的抚养问题

离婚男方有精神病孩子谁来抚养?精神病人离婚后,通常由配偶抚养,但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或免除抚养费。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抚养责任,经配偶同意,可由监护人代为抚育。若配偶不适合抚育子女,也可由监护人代位抚育,但需征求其意见...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

成年子女患精神病,仍需支付抚养费。离婚案件中,精神病子女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监护人应承担责任,同时政府、社会和法律应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抚养费的计算依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根据司法解释,有固定收入的按收入比...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离婚时的经济补偿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经济补偿费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若病史婚前隐瞒,婚后发现离婚无需支付补偿。夫妻共同扶持义务下,离婚补偿无法强制,法院在财产分割时会考虑照顾患病方,补偿需对方自愿。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患病或共同生活期间患...查看全文

离婚时精神病患者的财产分配问题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在司法实践中,还是会照顾精神病人,会适当的多分。 精神病离婚财产应当怎样分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查看全文

离婚后精神病患者孩子的归属权问题

精神病离婚后,孩子的抚养问题通常由配偶负责。监护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愿意并有能力照顾精神疾病孩子,配偶也同意,孩子年满八岁并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监护人由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近...查看全文

夫妻双方精神病患者的离婚问题

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精神病可以离婚的。婚前隐瞒了病情,婚后经治不愈的,应做好工作,准予离婚;原来夫妻感情比较好,因患有精神病,确系久治不愈,事实证明夫妻关系已无法再维持下去的,经对方、亲属以及有关单位安排好病患者的生活、医疗、监护等问...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离婚财产分割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是一人一半,但需考虑其后的生活问题,通常会多给予部分补偿。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查看全文

精神病离婚孩子抚养权问题?

律师分析: 1、与精神病人离婚后,在其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判归其配偶抚养。2、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的婚姻和生育问题

精神病患者结婚生子需谨慎。严重患者失去理智、自理能力,不宜结婚生孩子。经治疗痊愈者可结婚生子。严重患者不宜怀孕,治疗期间服药对胎儿有害。轻微患者治愈后可怀孕,但需住院待产。妊娠前应了解病史,咨询精神科医生,有些情况可终止妊娠。其他...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抚养权?

精神病患者无法获得抚养子女的权利,因为他们缺乏抚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抚养孩子是父母的权利,但通常只有有民事能力的合法公民才能获得这一权利,而精神病患者无法成为监护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抚养权?"

精神病患者无法获得抚养子女的权利,因为他们没有抚养能力。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不能担任监护人角色。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权利,通常只会授予具有民事能力的合法公民,而不是精神病患者。...查看全文

离婚后,精神病患者的子女抚养权归谁?

精神病离婚孩子归谁,抚养权的最重要标准是保障子女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考虑父母的抚养能力和条件。一般情况下,精神病人离婚后,配偶有能力时会判归配偶抚养。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申请减免抚养费。如果精神病的法定代理人有能力且同意,也...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遗产的分配问题

精神病人不能订立遗产,应通过法定继承由法定继承人分配。遗产按顺序由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嘱必须真实有效,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遗产包括个人合法财产,继承遗产需...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要回抚养权?

精神病人争取孩子的抚养权需考虑自身条件是否有利于孩子发展。父母双方有抚养义务和权利,离婚不影响此权利。抚养权归属依据经济情况、生活条件和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等因素判定,以维护孩子权益为前提,具体归属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获得抚养权?

精神病人能不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要看自己的各项条件是不是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双方都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都有权利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不会因为离婚等原因而消除。抚养权的归属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生活条件和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等...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享有抚养权?"

精神病患者的抚养权取决于生活条件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法律规定父母都有抚养义务,离婚不影响。抚养权取决于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以保障孩子权益为前提。通常女方抚养两岁以下孩子,八岁以上会考虑孩子意见。...查看全文

离婚后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权抚养孩子?

离婚后,精神病患者通常无法获得直接的抚养权。根据相关法规,两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随父方生活。对于两岁以上的子女,父母双方的要求会被优先考虑,但法院会考虑诸多因素,如健康、生活环境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帮助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