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案件量刑是否正确?诉讼中能否抗诉?

律师回答
摘要: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可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满一审判决,可在5日内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抗诉期限为10日(对判决不服)或5日(对裁定不服),从收到文书的第二日起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和第16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于自愿供述罪行、承认指控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追诉原则适用于情节轻微不危害、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除刑罚、未告诉或撤回告诉、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等情形。
1.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能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不服判决的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第十六条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延伸阅读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标准:审判中的公正与合理性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标准是刑事审判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涉及到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在审判过程中,量刑的公正与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量刑应基于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刑罚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同时,要避免量刑的不合理偏差,确保对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决定符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公正原则。审判人员应准确把握量刑标准,确保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正的一致性,以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和维护。
结语:在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法律赋予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权利,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刑罚量刑错误可以提出抗诉。同时,法律规定了抗诉的期限,确保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在量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确保刑罚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审判人员应准确把握量刑标准,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的一致性,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和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一条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节 侦查终结 第一百六十条 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能否抗诉

1.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能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不服判决的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能否抗诉

法律分析: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可以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如果认定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量...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能否抗诉

法律分析: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错误可以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如果认定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量...查看全文

量刑不当的认罪认罚案件能否抗诉?

认罪认罚的案件在我国法律中不能在法定刑下量刑,除非有重大立功情节或特殊案件获得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累犯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否积极退赃、退赔、缴纳罚金和赔偿被害人损失是评估认罚的重要标准。认罪认罚减刑幅度没有明确规定,但具有法...查看全文

人格否认案件中诉讼地位的确认

人格否认案件中诉讼地位的确认,根据《九民纪要》,人民法院在审理公司人格否认纠纷案件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形确定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1)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享有的债权已经由生效裁判确认,其另行提起公司人格否认诉讼,请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查看全文

人格否认案件中诉讼地位如何确认

法律解析: (1)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享有的债权已经由生效裁判确认,其另行提起公司人格否认诉讼,请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列股东为被告,公司为第三人; (2)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享有的债权提起诉讼的同时,一并提起公司人格否认诉...查看全文

人格否认案件中诉讼地位如何确认

法律解析: (1)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享有的债权已经由生效裁判确认,其另行提起公司人格否认诉讼,请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列股东为被告,公司为第三人; (2)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享有的债权提起诉讼的同时,一并提起公司人格否认诉...查看全文

人格否认案件中诉讼地位如何确认?

律师分析: (1)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享有的债权已经由生效裁判确认,其另行提起公司人格否认诉讼,请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列股东为被告,公司为第三人; (2)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享有的债权提起诉讼的同时,一并提起公司人格否认诉...查看全文

确认案件是否进入诉讼程序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立案程序有所不同。民事案件需要当事人提交诉状和书面凭证,法院审查后登记立案。刑事案件则需报案后,警方先录口供并调查是否构成刑事案件,确认后才能立案调查。立案程序更复杂,警方会主动联系报案人。...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能否上诉

律师分析:检察院对判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抗诉;被告对判决不服,也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后能否上诉

认罪认罚可以上诉。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认罪认罚后,如果法院已判决,只要不服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在法律的规定时间内执行都可以上诉。可通过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查看全文

量刑协议是否仅在认罪认罚后确定?

认罪认罚签了量刑就确定了吗? 不确定。认罪认罚签名意味着按检察院建议处罚,但最终刑量由法院决定。认罪认罚的好处包括从轻、减轻或免于刑罚,但需视情节而定。主动、早、彻底、稳定认罪有利,自首、坦白情节也有从宽幅度。此外,认罪认罚可影响...查看全文

确认婚姻效力的案件能否上诉

确认婚姻效力的案件不能上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案件后,经审理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将婚姻无效的情形告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确认婚姻无效的判决。该判决自做出判决书时生效,故不得上诉。【本文关联的相...查看全文

确认婚姻效力的案件能否上诉

宣告婚姻有效后,如感情破裂,则可离婚并处理财产和子女权益。不服判决可上诉。...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不起诉是否留有案底?

认罪认罚不起诉会有案底。只要构成犯罪就会留下案底。有没有案底取决于是否构成犯罪,而不是嫌疑人是否认罪认罚,认罪认罚只是可能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嫌疑人认罪认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认罪认罚不起诉是否有案底 认罪...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能否在法定刑下量刑

仅具有认罪认罚情节的,不能在法定刑下量刑。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来作出判决。而在法定刑下量刑,是指减轻处罚,但认罪认罚并不是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能否在法定刑下量刑

法律分析:仅具有认罪认罚情节的,不能在法定刑下量刑。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来作出判决。而在法定刑下量刑,是指减轻处罚,但认罪认罚并不是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法律...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能否在法定刑下量刑

法律分析: 认罪认罚一般是不能在法定刑下量刑的。法律规定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条件是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查看全文

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确认之诉没有诉讼时效。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自己与被告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请求,就是要求确认权利关系或法律关系之诉,承认这种请求的判决。...查看全文

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 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确认之诉属于形成权的诉讼,不属于请求权的诉讼。确认之诉的含义:原告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自己与被告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法律关系的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_x000D_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