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为: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超过15万元的尚未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不超过5万元但总值超过15万元的未售出假冒伪劣产品。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质量标准要求,丧失性能。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所称生产伪劣商品罪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有涉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
1、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
2、假冒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涉嫌合格产品的;
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在五万元以下,但销售金额乘以三倍,未售出的假冒伪劣产品总值在十五万元以上的。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的质量要求,降低或者丧失应有性能的行为。
延伸阅读
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具体要求
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具体要求是指在我国刑法中针对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以便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进行立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适用范围包括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等环节中的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具体要求则涉及到商品的质量、商标的侵权、销售行为的欺诈性等方面。例如,商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伪造商标或标识、故意销售假冒商品等行为都可能构成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的明确规定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结语: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的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广泛,要求严格。它涵盖了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等环节中的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并对商品质量、商标侵权、销售欺诈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一规定的制定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

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查看全文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生产伪劣商品罪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有涉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涉嫌合格产品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在...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商品罪生产立案标准

生产伪劣商品罪主要指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涉嫌金额超过5万元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涉嫌货值超过15万元的未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销售额不超过5万元但总值超过15万元的未售出假冒伪劣产品,都可能构成该罪...查看全文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生产伪劣商品罪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有涉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涉嫌合格产品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在...查看全文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规定?

律师解答: 生产伪劣商品罪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有涉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涉嫌合格产品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在...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食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在我国没有假冒伪劣食品罪,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般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其立案标准为: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食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在我国没有假冒伪劣食品罪,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般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其立案标准为: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_x000D_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_x000D_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_x000D_ 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网友提问: 什么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法院会怎么处罚? 葫芦岛律师解答: 一、什么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有:1、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超过5万元的;2、假冒伪劣产品销售,价值超过15万元的;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足5万元,但销售金额乘以3倍后,与未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总价值超...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立案标准

对于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涉嫌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应立案追诉。具体标准包括: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超过十五万元;3、伪劣产品销售...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规定?

律师解答: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达到一定数量或是达到一定销售额即可定罪量刑。销售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查看全文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规定?

律师解答: 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达到一定数量或是达到一定销售额即可定罪量刑。销售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查看全文

冒牌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规定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追诉标准规定: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货值金额达15万元以上、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与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合计达15万元以上。...查看全文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一、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罪立案标准

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罪立案标准:(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查看全文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