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核酸检测新规定

律师回答

广大居民朋友们: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形势,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区定于12月1日对延安路街道、登州路街道、台东街道、辽宁路街道、镇江路街道、宁夏路街道的常住人口及外来人口开展“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核酸检测,时间6:00-12:30。其余街道提供便民核酸检测(时间、地点见附件)。
      请广大居民朋友按照通告要求,分批有序前往就近采样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能检尽检,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坚决守住守牢疫情防控底线。
      注意事项:
      一、请您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出示山东电子健康码,并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知的指定时段,到指定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单独前往采样、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请您准备好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儿童,请家长随身携带好家庭户口本。
      二、48小时内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员不能进行核酸采样,请及时向所在社区报备说明。
      三、核酸检测30分钟前不要吸烟、喝酒、饮食等,排队等候保持“1米线”间距,采样时保持“3米线”间距, 在采样现场提前做好扫码登记,自觉维护现场秩序,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安排,排队时不得随意更换采样通道。请主动帮助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讲公德、重品德,不抽烟、不聚集、不聊天,防止交叉感染。完成采样后,请在现场工作人员统一指挥下,按照规定路径尽快离开采样点;请避免在采样台下风向位置逗留。
      四、“山东健康码”“青岛一码通”均可查验本人在青核酸检测结果。凡是“青岛一码通”显示检测结果的,均表示系统已经上传该检测结果至省平台,请耐心等待“山东健康码”同步显示。居民在各采样点检测后,可通过“青岛一码通”微信小程序、“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爱山东”APP、“爱山东·青e办”APP等平台获取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证明与核酸检测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作为青岛市范围内核酸检测结果查验凭证。
      五、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暂时不要前往集中采样点,请告知所在辖区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为方便群众出行,“青岛一码通”小程序,可以查看“核酸采样标识(待检测)”,在没出结果前,证明您核酸采样的时间和采样点。
      七、入青返青人员来青后,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向社区报备,按照规定频次进行管控和定向核酸检测。
      八、友情提示:为科学有效降低高风险区(媒体发布高风险点位)疫情传播风险,请周边居民及办公区工作人员务必积极参加核酸检测。
      九、32类应检尽检重点人群务必于当日12点前在街道核酸采样点完成采样,执行每天一检,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
      接受核酸检测是所有居民应尽的义务,对拒不配合、不支持核酸检测、扰乱秩序、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市北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2024年11月30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核酸检测新规定?

律师分析: 中高风险区是需要做核酸的。根据铁路出行,正常佩戴口罩乘车即可。中高险乘坐列车和出站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允许通过。另外对于高风险地区旅客乘车,要配合站车每两小时测温登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新规定

法律解析: 中高风险区是需要做核酸的。根据铁路出行,正常佩戴口罩乘车即可。中高险乘坐列车和出站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允许通过。另外对于高风险地区旅客乘车,要配合站车每两小时测温登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查看全文

2024青岛全员核酸检测最新消息(不断更新)

青岛市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特殊时期,根据上级相关要求,青岛部分区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青岛持续为大家跟进更新相关消息!★青岛市部分区市全员核酸检测时间...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规定?

律师解答: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城市检测基地原则上仅承担所在城市的工作任务,保障零星散发疫情核酸检测需要。要加强口岸快速核酸检测和货物消毒检测能力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度。 【法律依据】: 《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规定?

法律解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作出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检测范围。加强核酸检测工作,既有利于巩固防控成果,维护群众健康,又有助于人员合理流动,...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规定?

律师解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作出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检测范围。加强核酸检测工作,既有利于巩固防控成果,维护群众健康,又有助于人员合理流动,...查看全文

广州核酸检测新规定

律师分析: 为了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广州市政府发布了新的核酸检测新规定。根据规定,所有进入广州的人员都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并持有3天内出具的阴性证明,并在入境后第1、第3、第7、第14天进行核酸检测。此外,对于低风险地区来穗人员,...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的最新规定

今年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件调整的政策变化是最大的,由此也不难看出疾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并且有很多地区已经开始陆续放弃大规模做核酸现象,针对这样的变化给很多人带来了疑问。   &nbs...查看全文

春运核酸检测新规定

法律解析: 中高风险区是需要做核酸的。根据铁路出行,正常佩戴口罩乘车即可。中高险乘坐列车和出站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允许通过。另外对于高风险地区旅客乘车,要配合站车每两小时测温登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查看全文

春运核酸检测新规定?

律师分析: 中高风险区是需要做核酸的。根据铁路出行,正常佩戴口罩乘车即可。中高险乘坐列车和出站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允许通过。另外对于高风险地区旅客乘车,要配合站车每两小时测温登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查看全文

返乡人员核酸检测新规定?

律师分析: 根据铁路出行,正常佩戴口罩乘车即可。中高险乘坐列车和出站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允许通过。另外对于高风险地区旅客乘车,要配合站车每两小时测温登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业...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报销规定?

律师解答: 核酸检测报销政策如下:做核酸检测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国家医保局已经在2020年6月19日要求各地应按程序将核酸检测等项目纳入医保。各地政府要在综合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区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免费规定?

法律解析: 1.市政府组织开展的辖区内常住居民和外地户籍在我市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暂免收费。2.中高风险地区来我市人员自愿申请检测的暂免收费。3.2020 年 12 月 1 日后返回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自愿申请检测的暂免收费...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免费规定?

律师解答: 1.市政府组织开展的辖区内常住居民和外地户籍在我市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暂免收费。2.中高风险地区来我市人员自愿申请检测的暂免收费。3.2020 年 12 月 1 日后返回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自愿申请检测的暂免收费...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新标准?

法律解析: 中高风险区是需要做核酸的。根据铁路出行,正常佩戴口罩乘车即可。中高险乘坐列车和出站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允许通过。另外对于高风险地区旅客乘车,要配合站车每两小时测温登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查看全文

核酸检测新标准?

律师解答: 中高风险区是需要做核酸的。根据铁路出行,正常佩戴口罩乘车即可。中高险乘坐列车和出站旅客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允许通过。另外对于高风险地区旅客乘车,要配合站车每两小时测温登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查看全文

万柏林区核酸检测最新规定

为进一步提升疫情早发现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太原市市防控办安排,太原市万柏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12月1日在区域范围内继续开展核酸检测。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采样方式和采样时间...查看全文

回国入境核酸检测最新规定

法律分析:1.自1月31日起,计划自欧盟成员国、英国和非欧盟成员国入境法国,以及计划从法国离境的民众,需前往法国内政部网站填写相关证明,并在出入境时与其他所需文件一同出示。2.计划通过航空、水路和陆路自法国前往其他...查看全文

出国登机前核酸检测新规定

律师分析: 自2021年9月1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出境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出国人员在登机前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规定检测时间为不超过72小时。同时,各地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实...查看全文

回国入境核酸检测最新规定

法律分析:1.自1月31日起,计划自欧盟成员国、英国和非欧盟成员国入境法国,以及计划从法国离境的民众,需前往法国内政部网站填写相关证明,并在出入境时与其他所需文件一同出示。2.计划通过航空、水路和陆路自法国前往其他...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鑫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合同违约责任、合同违约责任

已服务18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