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缓刑需要什么依据?

律师回答

二审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判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判缓刑的依据是什么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审判机关公开宣判刑事案件的依据有哪些?

审判机关公开宣判刑事案件的依据有《刑事诉讼法》、《宪法》等。

缓刑不被开除的依据

缓刑是指对一定刑期以下剥夺自由的刑罚有条件地暂缓执行。我国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少于一个月。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少于一年。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如果没有犯新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撤消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原单位能否给予开除等行政处分问题上认识不一。如某公司出纳程某因犯贪污罪被法院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在交由其所在公司考察期间,该公司对程某作出开除公职处分,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第70条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在考察期间所在单位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给予开除公职等行政处分。所以,某公司对程某的处分是正确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对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原单位在其缓刑考验其内,不应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故某公司对程某的处分是不妥当的。

撤销缓刑是走审判监督程序吗

撤销缓刑走的不是审判监督程序,撤销缓刑走的是普通的司法程序,审判监督是对法院判决行为进行监督。

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应该如何审判

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应该的审判是:

1.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发现漏罪,应当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审判新罪、漏罪时撤销缓刑,通知原宣告缓刑的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

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的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由原作出缓刑的人民法院根据同级公安机关提出的撤销缓刑的建议作出裁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二审的判定依据

刑事二审案件改判缓刑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宣告缓刑不会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有悔罪表现,且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二审改判缓刑需要什么条件?

二审改判缓刑需要:1、犯罪情节较轻;2、罪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3、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再危害社会;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5、没有再犯罪的危险;6、缓刑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二审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行政诉讼二审怎么判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对上诉案件的审查,开庭审理后,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所谓认定事实清楚,指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所认定的事实是清楚的。这...查看全文

判缓刑的依据是什么?

缓刑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刑罚,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宣告缓刑。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查看全文

缓刑判决是否需要进行二审程序?

被告人无上诉、检察院无抗诉、二审未启动,则无需进行二审;反之,即使被告人上诉且未缓刑,启动二审程序后也应参加二审。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有权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查看全文

缓刑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犯罪分子才能被判缓刑。缓刑的适用有助于保护社会稳定,减少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可能性。...查看全文

维持原判的执行依据是二审判决还是一审判决

一审生效后,维持原判即为二审判决。二审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对上诉案件做出的判决。维持原判意味着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后确认一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正确,因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结果。...查看全文

判决依据是什么?

对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问题,一般情况下随母方生活,但有特殊情况下可随父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父母双方均有要求,但有特殊情况下可优先考虑一方的要求。父方和母方的抚养条件相同时,如果子女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查看全文

判缓刑还要二审吗

如果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二审程序还没有启动,就不需要二审。相反,如果启动二审程序,即使未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上诉,也应参加二审。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查看全文

判缓刑还要二审吗

法律分析:判缓刑是否要二审需要看实际情况。如果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就不需要二审。如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即使被判处缓刑被告人没有上诉,也需要参...查看全文

缓刑判决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罚,根据犯罪情节和认罪态度,法院可决定暂缓执行刑罚。缓刑期间是考验期,如期满且无违法行为,则不需承担刑事责任。若期间有违法行为,将立即执行刑罚。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不包括先行羁押时间。根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判处缓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特别是对未满十八周岁、怀孕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予宣告缓刑。...查看全文

家暴离婚需要什么证据才能二审判决离婚?

律师分析: 法院判据离婚的标准为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若没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法院可能不会判决离婚。出现家庭暴力受到严重伤害时,要注意收集如下证据证明夫妻双方感情破裂:1、被打伤的照片。2、医院的诊断证明、伤情鉴定。3、...查看全文

家暴离婚需要什么证据才能二审判决离婚

法律分析:法院判据离婚的标准为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若没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法院可能不会判决离婚。出现家庭暴力受到严重伤害时,要注意收集如下证据证明夫妻双方感情破裂:1、被打伤的照片。2、医院的诊断证明、伤情鉴定...查看全文

死缓的判刑依据是?

1.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查看全文

判缓刑有哪些依据

判缓刑的依据有: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主要依据是什么

法院的判决有什么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宣判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查看全文

"被判缓刑二审仍需出庭受审"

判缓刑是否需要二审取决于实际情况。如果被告人未上诉且检察院未抗诉,则无需二审。但如果地方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有错误并提出抗诉,即使被告人未上诉,也需参加二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7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查看全文

刑事二审判决缓刑到执行多久?

法律解析: 刑事二审判决缓刑到执行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应该在判决生效后执行。针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核实罪犯的居住地。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法院应当将判决书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查看全文

刑事二审判决缓刑到执行多久?

法律解析: 刑事二审判决缓刑到执行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应该在判决生效后执行。针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核实罪犯的居住地。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法院应当将判决书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