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主犯的刑罚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讲述了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和处罚情况,以及寻衅滋事主犯能否取保候审和能否被判缓刑的相关规定。寻衅滋事罪属于暴力案件,主犯一般很难取保候审,但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或争取从轻处理。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寻衅滋事罪的主犯只要被判处了刑罚在3年以下,并且表示累犯,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
寻衅滋事罪,可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犯罪集团有主从之分。从犯应被视为从属犯罪集团的主犯,因此从犯可能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一、在我国寻衅滋事主犯能取保候审吗
(一)在我国寻衅滋事主犯能取保候审吗
1、寻衅滋事罪的法定量刑幅度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寻衅滋事属暴力案件,除情节明显较轻外,一般很难取保候审。
3、及时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去看守所会见,了解案情,帮助申请取保候审或争取从轻处理。
4、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5、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包括: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6、取保候审只是强制措施,非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仍可能判刑;
7、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案件结束公安机关会通知嫌疑人。
二、寻衅滋事罪主犯能判缓刑吗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一)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它的条件主要有:
1、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因此,寻衅滋事罪的主犯只要被判处了刑罚在3年以下,并且表示累犯,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
延伸阅读
结语:寻衅滋事罪是一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可能会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犯罪集团有主从之分,从犯可能会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以及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都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这些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罚金。在我国,寻衅滋事主犯能取保候审吗?答案是肯定的。及时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可以帮助申请取保候审或争取从轻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主犯的刑罚规定

未满18周岁的寻衅滋事罪主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不满16周岁则不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轻微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14-16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的主犯和从犯的刑罚规定

本文介绍了寻衅滋事罪中的主犯和从犯的刑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寻...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主犯的刑罚规定

我国刑法对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公共场所闹事、殴打他人、恐吓、破坏财物等行为可被判五年以下徒刑,纠集他人严重破坏社会稳定者可判五至十年徒刑并罚款。...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从犯的刑罚规定

寻衅滋事罪从犯的量刑依据犯罪情节确定,法院可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从犯包括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和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起次要作用的正犯通常直接参与犯罪行为但作用次要,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则为正犯提供便利条件。从犯需对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刑罚规定

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管制刑、拘役刑或有期徒刑。其中,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恐吓他人、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纠集他...查看全文

犯有寻衅滋事罪行的刑罚规定

这段内容描述了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以及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若情节严重破坏社会治安,则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列举了具体的立案标...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主犯的刑罚是多少?

寻衅滋事罪主犯的刑期根据犯罪情节而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可判5-10年有期徒刑。主犯和首要分子的区别在于,主犯是相对从犯而言的,有主犯必有从犯;而首要分子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首要分子才构成犯罪,而主犯是根据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行的刑罚规定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行为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破坏公共秩序。犯罪者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甚至纠集他人犯罪的,刑期可能更长,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主犯的刑罚是多少年?

寻衅滋事罪主犯通常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根据行为的情节和性质,可以从重判刑。判断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需要考虑行为的方式和手段、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时间和地点以及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等因素。寻衅滋事罪是以满足...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主犯的刑罚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的刑罚幅度根据犯罪次数、伤害后果、财物损失等因素确定,一般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若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且寻衅滋事次数达到3次以上,则可判处5年至7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的主犯

法律分析:寻衅滋事中的主犯一般是带领或者指使进行寻衅滋事行为的人。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轻伤的刑罚规定

寻衅滋事罪的主要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对于多次纠集他人实施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刑罚可达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公共场所秩序是否严重混乱是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团伙的刑罚规定

寻衅滋事罪的主旨是对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惩罚。涉及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这些行为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主犯怎么定

法律分析: 寻衅滋事罪中主犯一般在共同犯罪中居于主导支配地位,大多参加了全部犯罪活动,主观上对犯罪的故意起主要作用,客观上参与实施的犯罪行为对于共同犯罪的完成具有关键性作用、罪行较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的主犯应如何定罪处罚?

寻衅滋事的主犯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他们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即使对方谅解,也不能免除刑事处罚,但谅解可以在量刑上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可...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刑罚规定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了寻衅滋事行为的刑罚,包括殴打、追逐、辱骂、恐吓、强拿硬要、损毁财物、在公共场所闹事等情节恶劣的行为。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这些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处罚...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致死刑罚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寻衅滋事罪的处罚相对较轻,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死亡的处罚较重,因此应将致人轻伤的案件以寻衅滋事罪处理,而将致人重伤和死亡的案件以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死亡罪处理。...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最新刑罚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包括殴打、追逐辱骂、强拿硬要、闹事等,情节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若纠集他人多次实施此类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可处更严厉的刑罚。...查看全文

未动手寻衅滋事主犯的判刑规定

寻衅滋事的主犯但未动手的刑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别在于行为方式和手段、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的处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了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及相应处罚,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财物以及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