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怎么办?

律师回答
摘要: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形包括人身自由被限制、监护权被剥夺、无民事行为能力、无经济能力等。法院可根据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并指定新监护人。离婚后,父母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监护权不受影响,但抚养权可能发生变化。监护人的人身自由被限制或监护权被剥夺时,丧失监护能力。离婚后,父母仍保有监护权,需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一、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形有什么?
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具体情况是:
其一、监护人的人身自由被依法限制;
其二、监护人被法院剥夺了监护权;
其三、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其四、监护人没有经济能力。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二、离婚孩子的监护人怎么确定?
父母都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监护权不因离婚而发生变化,发生的是抚养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区分监护权和抚养权,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夫妻离异之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影响。父母对子女的亲权、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监护权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没有对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对未成年子女都拥有法定监护权。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自然权利,属于亲权的一部分,与由谁抚养没有法律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丧失抚养权的一方仍然对子女拥有法定监护权。监护人死亡的,另一健在的监护人应当取得孩子的抚养权。
监护人的人身自由被限制或者监护权被剥夺时,会丧失监护能力。父母离婚以后还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监护人的监护权并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办理离婚手续之后,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都要履行法律上规定的,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延伸阅读
结语: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形包括人身自由被限制、被法院剥夺监护权、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没有经济能力等。当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或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时,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指定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监护人。离婚后,父母仍然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监护权不变,但抚养权可能发生变化。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随哪方生活,父母都有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解除不会影响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监护权是法定的,与抚养权无直接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形

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形有:(1)监护人的人身自由被依法限制。(2)监护人被法院撤销了监护权: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查看全文

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监护关系终止吗

民法典规定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及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包括被监护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被监护人或监护人死亡以及法院认定的其他情形。监护人的职责包括教养、保护、财产管理和代理...查看全文

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如何应对?

法定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时,应按顺序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姐等。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监护人也应按顺序由父母、子女等担任。...查看全文

什么叫丧失监护能力

当原来的监护人不能够再担任监护人,失去了监护的资格时,监护人就丧失监护能力。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当原来的监护人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依法被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的就属于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形。一、指定监护...查看全文

什么叫丧失监护能力

法律分析:丧失监护能力就是原来的监护人不能够再担任监护人,失去了监护的资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当原来的监护人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依法被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的就属于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形。...查看全文

什么叫丧失监护能力

法律解析: 丧失监护能力就是指丧失监护权,没有抚养权。没有监护能力的法定监护人是可以申请更改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能力,是指作为监护人,承担监督和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及财产等合法权益的法律职责的行为能力。 【法...查看全文

什么叫丧失监护能力?

律师分析: 丧失监护能力就是指丧失监护权,没有抚养权。没有监护能力的法定监护人是可以申请更改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能力,是指作为监护人,承担监督和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及财产等合法权益的法律职责的行为能力。 【法...查看全文

什么叫丧失监护能力

法律解析: 丧失监护能力就是指丧失监护权,没有抚养权。没有监护能力的法定监护人是可以申请更改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能力,是指作为监护人,承担监督和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及财产等合法权益的法律职责的行为能力。 【法...查看全文

监护人没有能力监护了,怎么办

律师分析:法定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时可以变更监护人。监护人更换指在监护人无力承担监护职责时,经其请求由有关单位或者法院更换他人为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查看全文

丧失监护能力如何认定

丧失监护能力的认定如下:1、实施的行为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3、实施的行为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丧失监护能力就是指丧失监护权,...查看全文

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的话怎么办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但如果其父母已故或无法担任监护人,则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如果争议,可以由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指定,如果还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母亲监护人无监护能力该怎么办

法律分析: 母亲监护人无监护能力的,由父亲监护。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查看全文

一方丧失行为能力监护人是谁?

律师分析: 对于丧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而言,应当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查看全文

一方丧失行为能力监护人是谁

法律分析:对于丧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而言,应当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查看全文

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监护人?

律师分析: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监护人监护能力的标准?

律师分析: 监护资格的认定标准是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去世了的情况下,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已经成年的且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兄弟姐妹等人担任监护人。认定监护能力的时候,主要就是看当事人的身体健康...查看全文

监护人监护能力的标准

律师分析:监护资格的认定标准是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去世了的情况下,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已经成年的且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兄弟姐妹等人担任监护人。认定监护能力的时候,主要就是看当事人的身...查看全文

监护人监护能力的规定?

律师解答: 监护资格的认定标准是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去世了的情况下,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已经成年的且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兄弟姐妹等人担任监护人。认定监护能力的时候,主要就是看当事人的身体健康...查看全文

监护人监护能力的规定?

法律解析: 监护资格的认定标准是正常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去世了的情况下,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已经成年的且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兄弟姐妹等人担任监护人。认定监护能力的时候,主要就是看当事人的身体健康...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1.法定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时,可以依法律规定的顺序更换法定监护人。2.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来履行监护责任,但是须经未成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