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主观方面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是什么意思?该条款规定了一部分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意思表示为虚假的、行为人损害他人利益的和违反法规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由于公序良俗的定义较多,在此并未详细说明。一般有伤风化的、违反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的行为都属于违反公序良俗。

民法典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是什么意思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本条是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对应的是《民法典》第8条和第143条第(3)项的规定。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一般规则
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基础是《民法典》第7条把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在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其中包括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当然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具体内容,以及在形式上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首先,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方面看,应当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都要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其次,从违反的法律、行政法规的性质上看,所违反的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包括两种,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并颁布的法律,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制订、颁行的行政法规,不包括地方法规、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
再次,从违反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上看,民事法律行为违反的是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在国家的立法中,包括强制性内容、倡导性内容和任意性的内容。对于倡导性的内容和任意性的内容,当事人不存在是否违法的问题,即使民事法律行为的约定违反倡导性和任意性的法律规定,也不能认为是违反法律的法律行为。只有违反强制性的规定,才能判定为违法。在法律规范中,这些有不得、禁止内容的,都属于强制性的规定,违反这样的强制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就是无效的。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在主观上可以是故意所为,也可以是过失所致。故意所为是明知法律行为违法,却执意订立这样的法律行为。过失则是不知法律行为违法,但是所订立的法律行为在客观上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2、但书规定
在本条中,在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同时,还规定了一个但书,即“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这个但书表明的是,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范中,有一些虽然也是强制性规定,但是却不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是管理性的强制性规定,这两种规定的性质是不相同的,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违反管理性强制性法律规定,并不一定就直接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要看所违反的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法律属性。
例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第1项和第39条第(1)项的规定,属于管理性的强制的规范。商品房预售人没有交清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显然违反了这些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定认定合同无效,而是规定在起诉前预售人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预售合同有效。
对于这样的规定,就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违反了也不一定就使合同无效。这正是但书规定的内容。不过,对违反管理性的强制规定,在相当的情况下,合同还是有效的,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或者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或者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未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的,该合同也是无效的。
3、违法行为的类型
(1)公然违法行为与非公然违法行为。公然违法行为,也叫做形式违法行为,是指当事人在订立法律行为的时候,就明知法律行为违法,却仍然订立法律行为。公然违法的法律行为一经订立就是无效的法律行为。非公然违法行为,也叫做实质违法行为,是指行为的违法性并非显而易见,而是表面合法实质违法。非公然违法的法律行为,一经查实,亦为绝对无效的法律行为。
(2)量的违法行为和质的违法行为。量的违法行为是指法律行为的部分内容违法,而不是全部违法。质的违法行为则是法律行为的全部内容违法。量的违法行为导致违法的部分内容无效,不违法的部分有效,因而是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法律行为。质的违法行为则因为法律行为全部违法而一律无效。
(二)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8条把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所谓的公序良俗原则,实际上是以一般的道德为核心,民事主体在进行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准则,是民事主体对社会和道德予以尊重的起码要求,针对的主要是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
其基本作用是,在非交易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活动中,把公序良俗作为衡量利益冲突的一般标准,平衡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确保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强调善良风俗的道德标准也是衡量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准则,以此保护弱者,维护社会正义。
因此,在私权神圣的原则下,既要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同时也必须尊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违反公序良俗原则,法律强制认定这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这正是《民法典》第153条确认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法律基础。
可见,作为私权神圣的保障,只要有私法自治原则,就要有公序良俗原则。这两个原则只有全面地配套适用,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体现当代的法治精神。
当一个具体的民事法律行为,特别是民事主体进行的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如果说该法律行为违反了社会全体成员须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违背了我国民法所恪守的基本理念,例如,违反民法,提倡尊重人格尊严家庭生活中相互扶助、和睦团结,禁止遗弃虐待老人和未成年人,禁止有伤风化、违背伦理的行为,等等,就构成了违背善良风俗。同样,当一个具体的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损害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破坏社会的共同生活规则,违反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共同行为准则,就是违背公共秩序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样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什么叫做主观方面

法律分析: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是什么意思?该条款规定了一部分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意思表示为虚假的、行为人损害他人利益的和违反法规的民事法律...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什么?

抢劫罪的主旨:抢劫罪是指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立即抢夺财物或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抢劫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严重,刑罚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高利转贷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什么?

高利转贷罪的主旨是故意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个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数额巨大的个人将被...查看全文

传播性病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什么?

传播性病罪的主旨是指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而又卖淫、嫖娼的行为,侵犯国家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管理秩序以及他人身体健康权利。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性病患者实施卖淫嫖娼的行为。...查看全文

主观要件是什么?——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

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要件是故意和过失,不同犯罪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犯罪人希望实现某种结果的为故意,犯罪人疏忽大意导致危害结果的为过失。犯罪构成要件是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依据,也是区分不同犯罪的标准。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主观构成要件主...查看全文

什么是受贿罪主观方面

受贿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益,而无受贿意图,后者以酬谢名义将财物送至其家中,而前者并不知情,不能以受贿论处。在实践中,行为人往...查看全文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中国刑法理论犯罪构成四大要件之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无罪过事件。按照意志因素的不同表现,可以将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查看全文

绑架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律师分析: 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打法劫持他人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直接对被害人身体实施打击和强制,如捆绑、推、拽、殴打、伤害、强行架走等,所谓胁迫是指以不顺从就实施暴力相威胁,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查看全文

绑架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法律解析: 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打法劫持他人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直接对被害人身体实施打击和强制,如捆绑、推、拽、殴打、伤害、强行架走等,所谓胁迫是指以不顺从就实施暴力相威胁,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查看全文

窝藏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查看全文

绑架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法律分析:绑架罪的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其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查看全文

包庇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法律分析:包庇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包庇行为。包庇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庇犯罪人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查看全文

犯罪主观方面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构成犯罪的才会立案,其构成要件有犯罪客观、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客观方面是行为人怎样实施了该项犯罪行为,主观方面为犯罪人的主观态度,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的行为...查看全文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之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合称罪过。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是任何犯罪都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如果仅有危害社会...查看全文

司法解释什么叫主观?

律师分析: 1.主观方面,主要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具体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实施的犯罪,必须认识的事实内容和必须具有的意志状态。 2.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第二,犯...查看全文

司法解释什么叫主观

法律解析: 1.主观方面,主要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具体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实施的犯罪,必须认识的事实内容和必须具有的意志状态。 2.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第二,犯...查看全文

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

律师分析: 放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构成放火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查看全文

侵占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

《刑法》第270条规定的“非法占为己有”必须具备归己所有的意图和违法性,否则不构成侵占罪。非法占有必须发生在持有关系成立之后,否则应按其他相应罪名处理。...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规定了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查看全文

什么是侵占罪的主观方面

法律分析:侵占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构成侵占罪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