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与免除处罚的关系

律师回答
摘要:免除处罚是对构成犯罪的人员,当其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时,只给予有罪宣告,同时免除其刑罚处罚。缓刑是指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判处的刑罚,而在缓刑考验期内实行社区矫正。犯罪中止指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根据情况免除或减轻处罚。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根据特定情形,不对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
免除处罚又称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对于构成犯罪的人员,当其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时,只给予有罪宣告,同时免除其刑罚处罚。
免除处罚是不是不判刑
免除处罚又称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对于构成犯罪的人员,当其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时,只给予有罪宣告,同时免除其刑罚处罚。根据《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缓刑是不是免除处罚
缓刑不是免除刑罚。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缓刑是不是免除处罚?
缓刑不是免除刑罚。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犯罪中止的是不是会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不一定会免除处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不追究刑事责任是不是就是不判刑,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不追究刑事责任是判刑。有下列情形的就会不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上述情况,免除处罚是指对于构成犯罪的人员,当其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时,只给予有罪宣告,同时免除其刑罚处罚。缓刑是指对已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判处的刑罚。犯罪中止不一定会免除处罚,根据情况可能会免除或减轻处罚。而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根据特定情形,不对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免予刑事处罚与赔偿的关系

本文讲述了免刑事处罚有犯罪记录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法律规定和解释。免刑事处罚虽然不需要刑罚,但有犯罪记录,因此仍属于犯罪行为。对于诈骗罪立案后还款的情况,若符合一定条件,可以不起诉或免于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与刑罚免除之间的关系

犯罪免除处罚的条件包括:未告知或撤回告知的犯罪;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刑事处罚与公职开除的关系

刑事处罚免除不一定能避免公职开除。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到刑罚、罢免、免职或辞职前,如果存在违法违纪行为,行政机关有权根据事实给予处分。...查看全文

刑事处罚与治安处罚的关系

治安处罚与刑事处罚不同,只有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违法行为才会受到治安处罚。但若以罚代刑处理,追诉时效内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条,只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才能定罪处刑,否则不得定罪处刑。...查看全文

免予刑事处罚与犯罪记录的关系

犯罪情节轻微可免于刑事处罚,但需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训诫、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由主管部门行政处罚。《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非刑罚性处置措施。...查看全文

免除刑罚如何适用,与免刑情节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分析: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一般犯罪分子被免除处罚的,必定有免刑情节,两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犯罪情节轻微既包括了定罪情节轻微也包括了量刑情节轻微,其中量刑情节轻微即包括了犯罪中止、防止过当...查看全文

理解免除处罚与不予处罚的关键差异

不予处罚和免除处罚是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或不适用行政处罚的情形。不予处罚包括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和未满14岁行为人的特殊情况,以及轻微且及时纠正、未被发现的违法行为。免除处罚则是因法定事由存在,对某些形式上违法但...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关系探讨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是对违法行为的不同制裁方式,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即使接受了行政处罚,也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减轻处罚与减刑的关系

减轻处罚和减刑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前者发生在判决之前,由法院根据案情和被告人表现决定是否减轻处罚;后者发生在判决之后,由执行机关根据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时的表现决定是否减刑。...查看全文

罚金与刑事处罚的关系是什么?

罚金是一种刑罚,属于刑事处罚的一种类型,属于财产刑罚。它主要适用于经济犯罪和贪利性犯罪等犯罪行为。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罚金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决的、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从经济上对犯罪分子实行制裁的...查看全文

刑、罪与刑罚的关系

宣告刑、执行刑和判决刑的概念和区别。宣告刑是对具体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人判处并宣告的应当实际执行的刑罚;执行刑是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付诸实施;判决刑是审判机关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否有罪、犯了何罪以及应否处以刑罚等实体问题...查看全文

缓刑与刑罚的关系

缓刑与实刑的区别和适用条件,缓刑是一种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实刑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两者不能同时适用。缓刑可以在考验期内满足条件,免除原判刑罚执行,但违反条件则撤销缓刑并并罚新犯罪。实刑犯可以通过减刑或假释缩短刑期,重返社会。...查看全文

免除处罚和免于刑事处罚的区别

刑法上的免除处罚和免于刑事处罚有何区别 刑法上的免除处罚和免于刑事处罚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某种法定原因,罪犯不用承受刑事处罚。 免于刑事处罚情形: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实行这一原则,可以防止和及时...查看全文

刑事处罚免除对家庭关系有何影响?

1、父母有犯罪前科对子女的影响:子女不可当兵,可报考公务员,但公务员政审会受到影响。 2、免予刑事处罚:指因自首或其他情节,犯罪者不需要接受刑事处罚。 父母犯罪前科对子女的影响以及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 父母犯罪前科对子女的影响,免...查看全文

罚金与免予刑事处罚

《刑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罚金是一种附加刑罚。如果免予刑事处罚,则不会有罚金刑。然而,《刑法》第三十七条也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犯罪分子进行训诫、责令悔过,或由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或处分。...查看全文

免除刑事处罚和罚款

本文讲述了罚金的相关知识。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式。罚金可以一次性缴纳,也可分期缴纳。附加刑指刑法规定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以强...查看全文

刑罚与责任的关系

防卫过当是超过正当防卫范围的行为,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独立罪名,但根据主观罪过和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司法实践中,防卫过当可能触犯故意杀人、过失致死、故意伤害和过失重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查看全文

刑罚与自首的关系

自首是否会减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如果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以减轻处罚。然而,自首情节不包括逃跑、翻供或由他人报案等情...查看全文

刑罚与自首的关系"

自首可根据相关事实来减刑,考虑动机、时间、方式、犯罪严重程度、供述程度和悔罪表现,最多可减少基准刑的40%,犯罪较轻者可减少40%以上或免除处罚,但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查看全文

罚金与缓刑的关系

罚金缴纳与缓刑判决无关,法院不能因此撤销缓刑。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没有对社区造成不良影响且不属于累犯或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并有悔改表现,无论是否缴纳罚金,都可被判缓刑。罚金缴纳不能作为判断悔改的依据,故不能撤销缓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