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权利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付款请求权是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追索权是在第一次请求未果后向其他付款义务人请求偿还票款的权利。付款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包括有效期内的票据、提示付款、支付确定金额,并将票据移交给付款人。追索权的追索对象包括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承兑人和参加承兑人。持票人可以对其中任何一人或数人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相同权利。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它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付款请求权又称第一次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对票据主债务人(如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发票人、支票的保付人等)行使请求其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追索权是指因持票人在第一次请求权没有或者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票据的其他付款义务人(如汇票、支票的发票人,汇票、本票的保证人,票据的背书人等)行使请求偿还票款的权利。
票据权利的种类主要有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付款请求权票据法规定持票人最基本的权利是请求付款人按票据金额给付,付款请求权是票据的第一次权利,实践中人们常称此权利为主票据权利。付款人包括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付款人、保付支票的付款人、参加承兑人、参加付款人等,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关于付款请求权,我们一定要知道其构成要件:第一,持票人持有处在有效期内的票据,其中汇票和本票的有效期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以内;见票付的汇票和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以内;支票自出票日起6个月以内。如果票据已经过了此期限,持票人的票据权利便丧失。第二,持票人须将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如果不能提供票据原件的,不能请求付款,付款人也不得付款。第三,持票人只能请求付款人支付票据上确定的金额,付款人须一次性将债务履行完毕,因此,持票人也不得向付款人请求少于票据确定的金额付款。第四,持票人得到付款后,必须将票据移交给付款人,原票据上的权利可能由付款人承受,向其他债务人请求付款,从而使付款请求权呈持续状态。第五,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后,如果发现该票据有伪造、变造情况的,有权向持票人(接受付款人)请求返还所给付的金额。这是对票据权利不确切的处置。
追索权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受到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时,或有其他法定事由请求付款未果时,向其前手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即为追索权。由于这个请求是在第一次请求未果后的再次请求,所以将其称为第二次请求权,是票据权利的再次行使。追索权的追索对象视票据种类的不同,可以分别包括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承兑人和参加承兑人,这些人在票据中的地位是连带债务人,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的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对汇票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进行追索的,对其他汇票债务人仍可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相同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付款请求权是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而追索权是在第一次请求未果后向其他付款义务人请求偿还票款的权利。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时需满足构成要件,如持有有效期内的票据、提示付款等。追索权的对象根据票据种类不同而定,可以包括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承兑人等。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相同权利。这些权利的行使对于维护票据交易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票据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七章 附则 第一百零八条 【票据及其格式与印制】汇票、本票、支票的格式应当统一。
票据凭证的格式和印制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票据的记载事项及其更改】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
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对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签章证明。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撤销权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债权人只有请求给付的权利,不能直接支配债务人财产。但若债务人的行为减少债权担保财产,会危及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撤销债务人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确保债权实现。...查看全文

罪犯权利的保障名词解释

您好,罪犯权利的保障的概念是什么罪犯在服刑期间应享有的权利不仅要由法律确认设定,而且要由法律进行保障。依法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既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我国在国家对罪犯执行刑罚过程中,监狱作为国...查看全文

转让债权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转让债权的名词解释如下: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可以通过债权转让将全部或部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此时,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原合同约定的原债权人因债权转让而丧失债权人的债权。如果部分债权...查看全文

权利质权名词解释民法学

法律分析:权利质权,为了担保债权清偿,就债务人或第三人所享有的权利设定的质权。权利质权是一种准质权。权利质权的标的是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四十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查看全文

姓名权名词解释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 姓名权主要包括三项权利: (1)姓名决定权,也称命名权,即自然人决定采用何种姓名及其组合的权利。 (2)姓名变更权,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变自...查看全文

立案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的名词解释如下:立案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又或者是公安机关,根据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又或者是自首的时候所提交的材料,按照本部门或者本机关的管辖范围,进行仔细审查,认为行为...查看全文

合同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质押合同是出质人与质权人根据主债务合同就质押担保达成的书面担保合同。质押合同与抵押合同相似,关键是谁在担保期内占有担保。质押合同是质权人与质权人既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签订的担保合同。质权人将某些财产交质权人占有,并向质权人...查看全文

立案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的名词解释如下:立案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又或者是公安机关,根据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又或者是自首的时候所提交的材料,按照本部门或者本机关的管辖范围,进行仔细审查,认...查看全文

立案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的名词解释如下:立案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又或者是公安机关,根据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又或者是自首的时候所提交的材料,按照本部门或者本机关的管辖范围,进行仔细审查,认为行为...查看全文

立案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的名词解释如下:立案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又或者是公安机关,根据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又或者是自首的时候所提交的材料,按照本部门或者本机关的管辖范围,进行仔细审查,认为行为人确实有犯罪...查看全文

累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累犯,是指受到一定刑罚、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累犯分为两种: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2、...查看全文

立案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的名词解释如下:立案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又或者是公安机关,根据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又或者是自首的时候所提交的材料,按照本部门或者本机关的管辖范围,进行仔细审查,认为行为...查看全文

直接证据名词解释

一、直接证据名词解释 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的对称。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案件主要事实在刑事诉讼中指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指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的事实。刑事被告人对犯罪的供认,被害人或目睹证...查看全文

证据保全名词解释

法律分析:一、证据保全的含义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利害关系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 二、学界对于证据保全概念的理解 对于证据...查看全文

管制名词解释是什么

管制是一种刑罚措施,对犯罪分子不采取关押措施,而是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方式。被判处管制的罪犯需要接受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在管制期间,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并应当获得与其他劳动者同等的待遇。一般来说,管...查看全文

管制名词解释是什么?

律师分析: 管制的名词解释为: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判处管制犯的罪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一般为3个月以上2年...查看全文

管制名词解释是什么

法律解析: 管制的名词解释为: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判处管制犯的罪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一般为3个月以上2年...查看全文

代位继承权名词解释是什么

法律分析:代位继承权的名词解释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代为被继承人继承的意思。代位继承的法律规定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查看全文

代位继承权名词解释是什么

法律解析: 代位继承权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亲属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子女的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查看全文

代位继承权名词解释是什么

法律分析:代位继承权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亲属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子女的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秦泗娟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医疗纠纷、医疗纠纷

已服务20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