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共同犯罪的中止认定需具备及时性、全体共犯自愿停止犯罪行为并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若共犯能切断自身行为与共同犯罪的联系,则具有效性;否则需采取积极行动阻止其他共犯继续犯罪或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方可认定为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的中止认定有:
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发生,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经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这是时间条件。
2、全体共犯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3、必须具备有效性。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有效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
因此,如果共同犯罪人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能切断自己先前行为与共同犯罪的联系,就具有了有效性。如果共同犯罪人自动停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不能切断自己先前行为与共同犯罪的联系,就必须采取积极行为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有效的防止危害结果发生,才具有有效性,这样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
延伸阅读
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原则及其适用范围
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原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当某一共同犯罪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根据一定的认定原则,可以中止对参与者的追究和处罚。这一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当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有一方自愿退出并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以阻止犯罪行为的继续发展;当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有一方发现犯罪行为的非法性并及时通知有关机关,协助侦破;当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有一方在关键时刻拒绝参与或者积极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等。这些原则的确立和适用,有助于维护公正和平等的法律环境,促进共同犯罪的防控和治理。
结语:共同犯罪的中止认定原则明确了共同犯罪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中止,并停止对参与者的追究和处罚。具体来说,共同犯罪的中止必须具备及时性、全体共犯自愿停止行为和有效性的条件。只有当共同犯罪人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能切断自己先前行为与共同犯罪的联系,或者采取积极行动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时,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这一原则的应用有助于维护公正和平等的法律环境,促进共同犯罪的防控和治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中主从犯的认定原则

我国刑法对主犯的规定主要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标准,包括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更多是从主客观各方面去区分主从犯。认定主犯需要考虑犯意发起者、纠集犯罪者、积极参与者、组织策划指挥犯罪行为以及行为人地位和作...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认定原则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主观上需故意且相互有意思联络,客观上要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侵犯同一犯罪客体。共同犯罪有三种学说,包括完全犯罪共同说、部分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主犯的认定原则

共同犯罪主犯的判定原则:一是组织、策划、指挥犯罪活动的人;二是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三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对社会危害性负主要责任的人。...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认定:在共同犯罪的过程中,一人主动放弃了犯罪行为,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并防止受损的结果出现的,全案认定为中止。共同犯罪中止的,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毒品共同犯罪的认定原则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毒品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毒品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有两人以上和共同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承认有过失共犯,因此过失犯罪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承认有...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数额的认定原则

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应以受损总额计算,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犯罪金额。合同诈骗罪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市场交易秩序,手段限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根据数额分级,合同诈骗罪也有相应量刑标准。...查看全文

刑法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犯罪中止是主动停止犯罪的行为,认定条件包括:行为人具备犯罪条件,主动停止犯罪且非他人制止,停止行为完全且连续,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无论中止犯罪的原因是形式停止还是不作为停止,只要是主动停止作案,都可认定为犯罪中止。...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方法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认定:简单共同犯罪中,一人中止并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即全案中止;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从属性,反之亦然;中止犯如报告并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犯罪,也认定为犯罪中止。...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原则

合同诈骗中,对名义被冒用者和保证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具体分析如下:名义被冒用者被动不制止不承担刑责,但若帮助行为人实施诈骗则构成共同犯罪;保证人不知情提供担保不需承担责任,但若明知并帮助行为人则构成共犯罪责。...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责任认定原则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每个共同犯罪者都应承担责任。共同犯罪包括两个人,但需要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意识。两个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但需要共同故意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算共同犯罪,应按罪行分别处罚...查看全文

违法所得在共同犯罪中的认定原则

共同犯罪的违法所得认定方式为:违法手段具违法性、违法所得具经济价值、多重性和复杂性、国家授权机关认定。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犯罪集团为后者。领导犯罪集团者为主犯,按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按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除...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认定能否成立“共犯中止”,同样应当从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即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四个方面来认定。共犯中止与单独犯的中止构成条件在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特征的认定上并无太大出入,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性”特征的理解上...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共同犯罪中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的心理;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且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中止犯,未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对其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怎么认定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指一名共犯决定停止犯罪并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其他人接受劝告,则全案中止。但若其他人不愿意中止,中止者采取措施防止危害,则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犯罪人不成立。...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怎样认定

共同犯罪中,如果一人中止并劝说其他人不继续犯罪,则全案中止。但如果其他人不听,中止者采取措施防止危害,则中止者成立中止,其他人不成立。...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中止怎样认定

法律解析: 对于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当中,部分犯罪人已经自动中止了犯罪的行为。对于中止犯,如果是并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相应处罚。对于已经造成了损害的,应该减轻处罚。二人以上的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该受到刑事责任的,需要按...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中止怎样认定?

律师分析: 对于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当中,部分犯罪人已经自动中止了犯罪的行为。对于中止犯,如果是并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相应处罚。对于已经造成了损害的,应该减轻处罚。二人以上的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该受到刑事责任的,需要按...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共同犯罪中止认定及处罚: 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犯应免除处罚;如造成损害,应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24条,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为犯罪中止。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算共同犯罪。如有过失犯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