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久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久
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一年。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均为一年,只是分不同情况,时效的起算点不同。
就八十二条规定的二倍工资性质而言,第八十二条隶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七章法律责任章节。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中的一倍应为正常的劳动报酬,另一倍则不是基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而是基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故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中的另一倍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惩罚性赔偿金,仅是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基数是工资标准。基于以上性质,诉讼时效按以下方式计算:
1、二倍工资中的属于劳动报酬的一倍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即劳动关系未终止的,劳动者随时可以提出,劳动关系终止的,诉讼时效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
2、二倍工资中属于惩罚性赔偿金的一倍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1款: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即诉讼时效自用工之日起的第二个月开始逐月计算一年。
二、数额如何计算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月工资有约定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来确定。
2、双方对月工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并以确定的工资数额作为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
注:《劳动合同法》第18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3、如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仍无法确定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数额的,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确定。
月工资未明确各构成项目的,由用人单位对工资构成项目进行举证,用人单位不能举证或证据不足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按照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确定。
4、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者在激烈的找工作竞争中好不容易拿到一份工作却面临着单位不给签合同的情况,为了保住自己的收入也就只能忍受这种侵犯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实际上单位不给合同是可以索要原本工资多一倍的工资的,如果单位不给就只需要在一年之内起诉都是会被接受的。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同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查看全文

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为一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劳动争议申请诉讼,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诉讼时效为多久?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1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1、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一年。2、...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一年。当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双倍工资发生劳动争议时,仲裁时间为一年,若是超过了这一时间,劳动者的权益就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

在劳动关系中,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劳动者可以要求返还双倍工资,这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返还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规定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一年。当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双倍工资发生劳动争议时,仲裁时间为一年,若是超过了这一时间,劳动者的权益就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申请仲裁的时效是一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第一款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查看全文

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解析: 没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为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如果当事人之间就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产生争议,诉讼时效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算起;而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查看全文

不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不签订劳动合同要求双倍工资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查看全文

不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案件要求双倍工资,适用劳动仲裁前置,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属于普通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起诉时效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起诉时效 未签劳动合同请求双倍工资应当先进行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如果有中止的情形,可以依法从中止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同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时效是多久?

一、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时效是多久?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主张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对二倍工资中属于用人单位法定赔偿金的部分,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