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撤销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监护权的撤销要满足一定情形,包括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需由法院撤消监护人资格并确定新的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确定,有具体的法定顺序和条件。
一、监护权的撤销要满足什么情形
监护人的撤换:指对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人,经有关人员或单位申请,由法院撤消该监护人的监护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撤消监护人资格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经有关人员或单位申请。
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3、须由人民法院撤消。
监护关系成立后,得因法定缘由而终止。出于监护人方面的原因有:死亡,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亲属关系消灭,监护人因正当理由而辞去监护职务或依法被取消监护人资格等。出于被监护人方面的原因有:死亡,已成年,为他人收养,父母不能行使亲权的原因消灭,撤销无行为能力的宣告等。
二、怎么确定监护人
1、未成年人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2、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对精神病人设立的监护人。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其法定监护人应该是其父母。但要是被监护人是精神病人的话,那么一般情况下其监护人为配偶,在没有配偶的情况下,父母或子女就作为监护人。一般在具有上述几种情形的时候,往往就可以撤销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此后就要另行确定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履行相应的监护、管理义务。
延伸阅读
结语:监护权的撤销与监护人的确定是确保被监护人权益的重要环节。撤销监护人资格应满足以下条件:有关人员或单位申请、监护人未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需由法院撤消。监护关系可因法定缘由终止,如监护人死亡、被宣告无行为能力、亲属关系消灭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为父母或其他亲属,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撤销监护人责任后,需另行确定监护人,确保履行监护、管理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七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监护权撤销相关法律法规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必须向法院起诉,以判决书或调解书确定;情形包括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行监护职责、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需提交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监护存在问题的事实、调查评估报告和身份信息。...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概述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监护人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职或无法履职且拒绝委托他人,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法院可根据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查看全文

撤销法定监护人的相关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可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形包括:性侵害、虐待未成年人;将未成年人置于危险状态且不改正;长期不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有恶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不委托他人;胁迫、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且不改正;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其他严重侵害未...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法院可依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若其实施严重伤害、怠于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现监护人有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或是没有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有关的个人和组织可以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法院经查证属实,应予以撤销,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本文关联的相...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一、撤销监护权法律规定 1、撤销监护权法律规定:虽然法律规定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但父或母如果丧失监护能力的,或者实施了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或消极履行自己的监护责任的,经有关个人或组织申请,可以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身份,为子...查看全文

监护人资格的撤销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剥夺或变更监护人的监护权。法院进行审理时有如下情况: 1、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 2、要求变更监护关系...查看全文

监护人资格的撤销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剥夺或变更监护人的监护权。法院进行审理时有如下情况:1、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2...查看全文

监护人资格的撤销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剥夺或变更监护人的监护权。法院进行审理时有如下情况: 1、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 2、要求变更监护关系...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撤销监护权法律规定:虽然法律规定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但父或母如果丧失监护能力的,或者实施了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或消极履行自己的监护责任的,经有关个人或组织申请,可以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身份,为子女变更监护...查看全文

撤销权消灭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撤销权的有效行使时间限制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对于重大误解的当事人来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对于受胁迫的当事人来说,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而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包括什么?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2、忽视监护职责,或者不能...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包括什么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2、忽视监护职责,或者不能...查看全文

监护人资格的撤销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呢

监护人若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怠于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险状态、或实施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可撤销其监护人资格,指定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监护人,并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规定是什么?

监护人撤销监护权的情形包括:性侵、虐待未成年人;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无人监护状态;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流离失所;不良习惯或服刑导致不能履行监护职责;胁迫、欺骗未成年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查看全文

撤销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本文讲述了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相关条件和要求。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要满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并危害债权、债务人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等条件。同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要以...查看全文

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等,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查看全文

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相关规定是:_x000D_ 1、当监护人具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可以依法撤销监护人资格;_x000D_ 2、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主体要符合法律规定,不是任意主体都可...查看全文

父母监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父母的监护权可被剥夺,若父母对未成年人不利,法院可取消监护人资格。监护人变更可因死亡、丧失监护能力、不履职或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剥夺监护权的情形包括性侵害、虐待、拒不履职、恶习无法履职、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等。...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合同可撤销的要件包括:合同已成立、存在重大误解、受欺诈或胁迫,并且撤销权尚未消灭。根据《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的行为可以请求撤销,以欺诈手段实施的行为也可以请求撤销。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