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分类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我国将共同犯罪形式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四个不同标准,共八种形式。
我国理论中通常按照四个不同标准,将共同犯罪的形式分为以下四类八种:
一、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这是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而对共同犯罪形式所作出的划分。
任意共同犯罪,简称任意共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可以由一个人单独实施的犯罪,当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时,所构成的共同犯罪。
必要共同犯罪,简称必要共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
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这是根据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而对共同犯罪形式作出的划分。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简称事前共犯,指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形成。
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称事中共犯,指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之时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
三、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这是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所划分的共同犯罪形式。
简单共同犯罪,简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
复杂共同犯罪,简称复杂共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犯罪分工的共同犯罪。
四、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这是依据共同犯罪有无组织形式而对共同犯罪形式进行的划分。
一般共同犯罪,简称一般共犯,又称非集团性共犯,指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
特殊共同犯罪,简称特殊共犯,亦称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通称为犯罪集团。根据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延伸阅读
结语: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主要根据四个不同标准进行,包括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以及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这些划分为我们理解和适用刑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特殊共同犯罪,即犯罪集团,由三人以上组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这些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刑法,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司法实践。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的不同类型及划分方式

共同犯罪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犯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实施的犯罪,但当多人共同实施时构成共同犯罪;必要共犯是刑法规定只能由两人以上共同行为构成的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形式与分类

共同犯罪在我国理论中,根据四个不同标准进行分类。首先是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即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其次是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即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再者是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分类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分为两种: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   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人的主要分...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分类

法律解析: 从结构上分为任意共犯、必要共同犯罪。 从作用上来看,共同犯罪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 从分工上来看,共同犯罪分为帮助犯,教唆犯,实行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分类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分类:_x000D_ 1、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_x000D_ 2、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_x000D_ 3、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_x000D_ 4、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按照分工,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和组织犯。按照作用,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分类方法:任意与必要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划分及法律依据 任意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可由单个犯罪主体实现的犯罪;必要共同犯罪是指刑法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必要共同犯罪分为聚合性共同犯罪和集团性共同犯罪。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共同犯罪的法律依...查看全文

什么叫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分类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与特殊共犯、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其中,特殊共犯是由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犯罪集团。复杂共犯存在着犯罪分工的共同犯罪。必要共犯是指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包括聚...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分类

《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共同犯罪中从犯的定义及其处罚原则,从犯可分为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两种情况,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以符合刑法罪行相适应原则。...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具体分类

共同犯罪的主旨: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根据犯罪类型分别处罚。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共同犯罪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客观要件包括共同作为、共同直接实施犯罪和存在分工的...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哪些具体分类?

共同犯罪分为两种: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人的主要分类具体如...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分类方法——一般和特殊犯罪

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是根据是否有组织形式划分的。一般共同犯罪是指有或没有通谋的简单或复杂共同犯罪;特殊共同犯罪是指建立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即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特殊共同犯罪要求三人以上、有一定的组织性、目的性和稳定性。...查看全文

过失共同犯罪行为的分类方法

过失共同犯罪中应区分主犯、从犯,以保证量刑公正。过失帮助和过失教唆不应包括在过失共同犯罪中,因其与危害结果的联系偶然且不具可罚性。承认过失教唆和过失帮助违背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教唆和帮助的词义带有故意的意味,与过失相矛盾。因此,过失...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种类划分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包括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如果一人中止犯罪并成功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全案视为犯罪中止;如果一人中止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只能...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如何分类

从结构上看,共同犯罪的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任意共犯:一人可以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两人共同实施。如盗窃罪,一人可以实施,二人三人也可以共同实施。必要的共同犯罪:由两人共同实施才能完成的犯罪。比如聚众持械劫狱罪,重...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分为几类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特殊共犯也称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集团性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分为几类

共同犯罪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通谋的时间分为事先共犯与事中共犯;2、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特定的分工分为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3、根据公共犯罪构成所需人数分为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分为几类?

律师分析: 共同犯罪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通谋的时间分为事先共犯与事中共犯;2、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特定的分工分为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3、根据公共犯罪构成所需人数分为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法...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人员分类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一)按照分工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和组织犯。(二)按照作用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三)实行犯,又被称为正犯,包括直接正犯、间接正...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的主体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共同犯罪的主体情形,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两个以上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以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同过失犯罪则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根据所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