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定义与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将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将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特征:
时间性:在犯罪过程中;指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既遂以前的全过程,包括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①自动放弃犯罪,指犯罪分子在自认为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本人自主地决定放弃犯罪。②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指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的特定场合,行为人积极的采取措施,实际有效地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③自动放弃犯罪意味着行为人彻底放弃继续实施该犯罪的意图。只要是自认为能够把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都认为具备自动性。(3)客观有效性:应当有客观的放弃犯罪或者阻止结果发生的实际行动,并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①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自动放弃正在预备或实行的犯罪就具备客观有效性;②在犯罪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的特定场合,行为人积极的采取措施,实际阻止犯罪结果发生,才具备客观有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理。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对于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这一规定旨在鼓励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觉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以减少犯罪造成的社会伤害。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11号)同时废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中止的定义及其特点

犯罪中止的特点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或有效地预防犯罪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决定暂停犯罪,且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对中止犯无损害者应免除处罚,对损害者应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特征与特点

犯罪中止的特点是自动放弃或有效预防犯罪结果,行为人主观和客观决定暂停犯罪,且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对中止犯无损害者应免除处罚,对损害者应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定义与特征

犯罪中止的主旨: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意图,使犯罪没有形成既遂结果的一种情况。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必须认识到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既遂,且犯罪未遂后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在于没...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特点与影响

犯罪中止的特点及处罚原则:犯罪中止需行为人有中止犯罪的决意和实施中止行为,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且有效地停止犯罪或避免危害结果。未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处罚原则为从...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概念与特点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它具有三个特性: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中止是自动的;中止犯罪必须是彻底的,而非暂时的,即犯罪分子决心不再继续已中止的犯罪活动。...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定义与特点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犯罪集团是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在犯罪集团中,组织、领导犯罪活动或起主要作用的被视为主...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定义和特征

法律解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定义和特征

法律解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定义和特征?

律师分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人的定义与特点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主要包括共犯和从犯,共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从犯与主犯、教唆犯和帮助犯有区别,从犯从属于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共同犯罪除从犯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角色如教唆犯和...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定义

法律分析: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界似乎已成定局,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溯及理论上的争议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精神。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查看全文

特殊身份犯罪主体的定义与特点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根据刑法规定,未遂犯是指已着手实行犯罪但因意外原因未成功的情况,对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行为的定义与特点

共同犯罪行为的主旨是指共同犯罪人在行为上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犯罪活动,并与犯罪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包括: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共同犯罪分子的行为形成了统一的犯罪活动,根据共同犯罪的分工,共同犯罪有四种方式...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定义与核心特点

本文介绍了犯罪预备的定义、特征以及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区别。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预备阶段存在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两种停止形态,行...查看全文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定义与特点

犯罪方法罪是指通过传授犯罪方法向他人故意传授的行为,其刑罚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定义与适用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的适用: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定义与适用?

律师分析: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定义与适用

法律分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定义与适用

1、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特征特点是什么

犯罪中止的特点如下: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2、或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预防犯罪结果的发生;3、行为人主观上决定暂停犯罪;4、行为人客观上决定暂停犯罪;5、暂停...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孟子豪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劳动纠纷、劳动纠纷

已服务7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