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二者的法律关系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对毒品的规定是:无论数量多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要追究刑事责任;毒品数量大、组织严重等情况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也将受到处罚。对未成年人的毒品犯罪将从重处理。多次犯罪将计算毒品数量。
刑法中关于毒品的规定如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结语:毒品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特别严重的情形,法律规定了更加严厉的刑罚和财产处罚。同时,对于持有毒品的行为,根据数量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也将受到相应的刑罚和罚金。对单位犯罪和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将会从重处罚。法律对毒品犯罪采取了严厉的态度,以保护社会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二者的本质与关系

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在对象错误上一般是一致的。法定符合说是指犯罪构成要件的抽象性一致,而具体符合说认为对象的具体不一致但都是人,无需区别姓名、体貌,也没有不同罪名。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在杀一个具体的人,就具备主观故意。...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影响

财产犯罪中的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犯罪数额,不能简单适用一套处理规则。当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触犯的罪名相同时,可能存在单个犯罪数额未达到入罪标准或两个数额均达到入罪标准的情况。当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触犯的罪名不同时,还...查看全文

探讨两者关系及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的级别取决于漏诊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漏诊本身。患者因医院专业水平以外的原因遭受误诊漏诊,无法获得赔偿。只有经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的误诊漏诊,患者才能请求赔偿,如遭拒可通过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界定与联系

行政诉讼的范围与行政复议范围的关系:行政复议范围大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包含行政诉讼的全部内容,并可附带审查规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74字)...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异同及联系

法治与法律密切相关,法治是法律的内容和目的,而法律是法治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法治注重思想和实践的循环,强调开放和谦虚;而法律更注重规范和社会关系,呈现静止和封闭的姿态。...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差异与联系

小微企业是指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金融诈骗罪是为维护金融管理秩序而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犯罪行为,其特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或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界定及联系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占有目的不同,犯罪程度不同。冒用他人信用卡诈骗并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情况下,触犯了前后两罪。由于两者存在吸收关系,应以后罪吸收前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查看全文

探讨钱财与法律的关系

据派出所称,若有人遭受电信诈骗,报警是正确的选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北京合同诈骗立案标准规定,犯罪分子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达到两万元以上,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追诉。...查看全文

追偿权相关法律关系的探讨

保证人提供保证的法律关系取决于是否经主债务人委托,若经委托则为委托关系,保证人有权追偿;若未经委托则为无因管理关系,保证人有权要求主债务人支付必要费用支出。...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法律地位及影响

夫妻共同财产与财产刑无直接关系,涉及夫妻一方违法所得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财产刑包括没收财产和罚金,前者是法院强制没收犯罪分子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能否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主体资格、适用劳动规章制度、从事有报酬劳动且是业务的一部分的情形,劳动关系仍然成立。...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影响

刑罚个别化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定罪量刑,强调个别公正价值的补充,与刑罚一般化并非矛盾。刑罚个别化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必须兼顾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和第五条,法律明文规定犯罪行为的应定罪处...查看全文

结婚登记与法律关系的探讨

结婚登记是使婚姻合法有效的程序,未登记的夫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只有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取得结婚证的夫妻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夫妻。无论是否举行婚礼、同居、共享财产,只有进行了结婚登记,夫妻关系才存在,否则无法享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探讨解救与法律制度的关系

拐卖儿童罪与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在侵犯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和主体方面存在差异。拐卖儿童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但自首并认错态度好可以获得减刑。...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异同点

城镇户口与居民家庭户口的主要区别在于范围、权利和土地分配权。城镇户口范围小,不享受粮油肉等配给和招工权利,也不享有农村土地分配权;而居民家庭户口范围更广,享有上述权利,并与居住地域挂钩。...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关系变动的几种形式

法律关系的变动可分为客体变更、主体变更和内容变更。客体变更是指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发生变化;主体变更表现为主体数目增减或改变;内容变更导致权利义务的变化。...查看全文

探讨两种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雇佣关系与承揽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双方之间的支配与服从关系、合同成立前提、提供的内容以及劳动设施依赖性。在雇佣关系中,雇主对雇员有支配权,提供劳动力满足雇主需求,雇员无需提供设备。而在承揽关系中,双方地位平等,承揽方提供特定技能和劳...查看全文

探讨与公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对公司一般没有影响,申请劳动仲裁不会影响以后找工作,可以立即辞职。劳动仲裁不收费,对个人无任何影响,不会留下记录。员工可以在公司注销后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员工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处理纠纷。...查看全文

法院传票与调解:法律关系的探讨

被告人收到开庭传票后仍可进行调解,诉讼各阶段都可进行民事调解,包括诉讼活动开始前、立案时及早介入调解,开庭审理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和解,解决纷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