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

律师回答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和赔偿指数等加计算。关于多等级伤残赔偿的综合计算方法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多等级伤残赔偿的综合计算方法
      1、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和赔偿指数等加计算。
      2、伤残赔偿的计算公式: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适用如下公式:
      (∑≤10%,i=1,2,3,多处伤残)
      3、式中: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
      Ct——伤残赔偿总额,元;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
      Ih——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百分比(%)表示;
      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百分比表示,0≤Ia≤10%
      通俗的理解为: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最高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4、对于上述计算公式的通俗表达为:
      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具体伤残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
      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5、伤残赔偿指数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中已有明文规定,但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却没有规定,也无相应的司法解释,造成人民法院在确定多等级伤残赔偿金时标准不一,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人员计算出的赔偿金出入很大。
      6、鉴于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没有明确规定各地标准不一,在相关标准制定机关对此未作出明确规定之前笔者提出探讨性意见,适用累积法来计算“多等级伤残赔偿金”。

二、如何确定赔偿标准
      1、具体等级需结合实际情况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确定。
      2、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4、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伤残赔偿系数叠加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 伤残系数,伤情评定为一级伤残的,按全额赔偿,即100%;二至十级的,则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系数计算,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方法计算。也就是二级伤残按照百分之九十赔偿。如果多处伤残会...查看全文

伤残赔偿系数叠加计算方法

伤残系数,伤情评定为一级伤残的,按全额赔偿,即100%;二至十级的,则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系数计算,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方法计算。也就是二级伤残按照百分之九十赔偿。如果多处伤残会有一个计算公...查看全文

伤残赔偿系数叠加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伤残系数,伤情评定为一级伤残的,按全额赔偿,即100%;二至十级的,则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系数计算,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方法计算。也就是二级伤残按照百分之九十赔偿。如果多处...查看全文

伤残金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 具体根据所被判定的伤残等级来确定伤残金多少。比如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查看全文

伤残金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具体根据所被判定的伤残等级来确定伤残金多少。比如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查看全文

工伤多处伤残的待遇计算方式

法律分析:一、工伤多处伤残的待遇计算方式工伤享有下列待遇:1、享受工伤医疗待遇。2、停工留薪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3、生活不能自理的享有从工伤...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系数叠加?

律师分析: 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所以伤残系数是这样的: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查看全文

伤残赔偿计算方法

工伤待遇标准概述:根据伤残等级,工伤职工可获得一次性补助金和按月津贴;五级以上伤残职工可获得较低的补助金和津贴;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可获得较低的一次性补助金。工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外出事故或抢...查看全文

计算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赔偿中的伤残费计算方法及伤残系数的确定。根据不同年龄段,使用不同的公式计算残疾赔偿金。伤残系数根据伤情评定确定,一级伤残为100%,二至十级按10%递减。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系数计算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查看全文

多处伤残如何计算伤残赔偿金

律师分析:人民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受害人被司法鉴定机构评定了多个伤残等级的情况。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查看全文

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 伤残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乘以伤残系数(10%)乘以赔偿年限;简单来说,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赔偿;在具体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的确定上,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查看全文

伤残赔付金计算方法?

法律解析: 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一般伤残的等级伤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分为两种:合同未到期,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查看全文

伤残赔付金计算方法?

律师解答: 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一般伤残的等级伤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分为两种:合同未到期,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查看全文

伤残赔付金计算方法?

法律解析: 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一般伤残的等级伤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分为两种:合同未到期,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查看全文

计算伤残费用的方法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是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赔偿系数和附加赔偿系数。伤残等级从十级到一级,对应的赔偿系数从10%到100%,每级递增10%。附加赔偿系数从1%开始,每级递增1%。在多等级伤残的情况下,赔偿系数以最高伤残等级为准,每增加...查看全文

三处轻微伤叠加为轻伤吗

根据法律规定,若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微伤,公安机关将对其予以治安处罚。具体处罚为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轻,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存在加重情形之一,将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

伤残补助金是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来确定的,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为25个月工资,三级为23个月工资,四级为21个月工资,五级为18个月工资,六级为16个月工资,七级为13个月工资,八级为11个月工资,九级为9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 伤残补助金是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来确定的,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为25个月工资,三级为23个月工资,四级为21个月工资,五级为18个月工资,六级为16个月工资,七级为13个月工资,八级为11个月工资,九级...查看全文

工伤和因公伤残抚恤可以叠加吗

法律分析:一、工伤和因公伤残抚恤可以叠加吗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工伤和因公伤残抚恤不可以叠加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因参战、参演等认定为工伤后,不再办理因战、因公伤残抚恤。2、法律规定:《伤残抚恤管...查看全文

伤残赔偿标准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 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一般伤残的等级伤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分为两种:合同未到期,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6个...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莉萍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高级合伙人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2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