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约定合同争议处理条款?发生合同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确定争议解决方式,可以协商选择诉讼或者仲裁任意一种方式。如果选择诉讼方式的,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中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采用仲裁方式的,应当写明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的争议解决条款。风险提示: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个体经营者习惯采用口头上的君子协议。这是很不严肃的,极易引起争议。在经济活动中除非立时结清者外,都应采用书面形式,详细载明合同中的具体事项要求。有时候,有的人在签订合同时,请人代表做主、代签姓名。这种做法,事后容易产生歧义和纠纷,应尽力加以避免。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一、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当事人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先自行协商解决。2、协商解决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协调处理。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进行协调处理。3、案件受理后,应组织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的代表及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一临时协调处理机构负责具体处理工作。4、处理争议时,双方当事人应各自选派3至10名代表,并指定一名首席代表。5、处理争议应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结束。需延长期限的,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6、争议处理结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的首席代表和协调处理的负责人共同签订、盖章。我国集体合同争议可以分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两类。与此对应,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两大内容也就是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这两种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方式,其处理程序、处理机构都有所不同。

签合同后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签合同后发生争议的四种处理方式:1、协商: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合同纠纷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风险提示:合同纠纷诉讼的风险:1、诉讼主体不当的风险。起诉时应确定好诉讼主体,诉讼主体不当将承担诉讼不利甚至败诉的后果。2、诉讼请求不当的风险。诉讼请求不完全,会导致未请求部分视为弃权而得不到审理的风险。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或提出反诉,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逾期则不予审理,也会导致放弃权利的风险。诉讼标的金额过高,要承担过高部分的诉讼费用的后果。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我国集体合同争议可以分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两类。一、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当事人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先自行协商解决。2、协商解决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协调处理。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进行协调处理。3、案件受理后,应组织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的代表及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一临时协调处理机构负责具体处理工作。4、处理争议时,双方当事人应各自选派3至10名代表,并指定一名首席代表。5、处理争议应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结束。需延长期限的,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6、争议处理结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的首席代表和协调处理的负责人共同签订、盖章。需要注意,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可以分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这两种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方式,其处理程序、处理机构都有所不同。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怎么处理

一、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当事人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先自行协商解决。2、协商解决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协调处理。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进行协调处理。3、案件受理后,应组织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的代表及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一临时协调处理机构负责具体处理工作。4、处理争议时,双方当事人应各自选派3至10名代表,并指定一名首席代表。5、处理争议应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结束。需延长期限的,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6、争议处理结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的首席代表和协调处理的负责人共同签订、盖章。我国集体合同争议可以分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两类。与此对应,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两大内容也就是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这两种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方式,其处理程序、处理机构都有所不同。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先自行协商解决。2、协商解决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协调处理。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进行协调处理。3、案件受理后,应组织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的代表及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一临时协调处理机构负责具体处理工作。4、处理争议时,双方当事人应各自选派3至10名代表,并指定一名首席代表。5、处理争议应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结束。需延长期限的,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6、争议处理结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的首席代表和协调处理的负责人共同签订、盖章。在《协调处理协议书》中,双方当事人就某些协商事项不能达成一致的,应将继续协商的有关事项予以载明。《协调处理协议书》由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人员和争议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生效后争议双方均应遵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在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当事人可约定解决争议的方式,如调解、协商、仲裁、诉讼等;还可约定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3条和第34条规定了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管辖范围和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查看全文

在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律师分析: 当事人可以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比如调解、协商、仲裁、诉讼等途径都可以解决争议;也可以约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约定的管辖法院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在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合同中应当由双方商议一致的争议处理条款。双方可以约定争议发生后由双方协商解决,或者由第三方进行调解,或者按照法律规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在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法律分析:在合同中应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争议处理条款。当事人可以约定在发生争议后,由当事人协商处理;由第三方调解处理;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在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法律分析:当事人可以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比如调解、协商、仲裁、诉讼等途径都可以解决争议;也可以约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约定的管辖法院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在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合同中的争议处理需约定仲裁、诉讼或和解方式,同时确定签订地点、原告被告住所,以确定管辖法院。...查看全文

合同产生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查看全文

在合同中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法律分析:在合同中约定争议处理条款,可以使用书面形式或者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形式。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约定和解、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理的争议解决办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应该如何处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工会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代表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2、当集体合同争议经过协商还是解决不了的时候,工会可以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查看全文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先自行协商解决。2、协商解决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协调处理。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进行协调处理。3、案件受理后...查看全文

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应如何处理?

一、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当事人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争议双方...查看全文

集体合同若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一、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当事人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争议双方...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合同争议

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起诉必须满足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在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管辖之内。...查看全文

在协议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法律解析: 当事人可以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比如调解、协商、仲裁、诉讼等途径都可以解决争议;也可以约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约定的管辖法院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在协议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律师解答: 当事人可以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比如调解、协商、仲裁、诉讼等途径都可以解决争议;也可以约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约定的管辖法院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在协议中应该如何约定争议处理条款?

法律解析: 当事人可以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比如调解、协商、仲裁、诉讼等途径都可以解决争议;也可以约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约定的管辖法院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发生的集体合同争议?

我国集体合同争议可以分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两类。一、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当事人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合同引发的争议

法律分析:合同引发的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有关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向法院起诉;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可以申请仲裁;法定其他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查看全文

集体合同争议应如何处理?

我国集体合同争议可以分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两类。一、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处理:1、当事人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查看全文

合同争议要如何处理

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1、协商解决;2、请有关机构调解;3、根据合同规定或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