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完毕后是否可以取消合同?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履行完毕后可以撤销,符合法定情况可以撤销。撤销合同的情况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追认、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代理人超越权力、中止履行、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合同可撤销的期限为一年,但请求撤销因重大误解的期限为九十天,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消失。
一、合同履行完毕后可以撤销吗
合同履行完毕后可以撤销,符合法定的情形可以撤销,具体如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合同,其法定代理人未追认的,与之订立合同的善意相对人有撤销合同的权利。
2.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有权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合同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订立合同,而合同另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
5.订立合同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订立合同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胁迫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
6.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订立合同,被代理人未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撤销合同的权利。
二、合同履行有哪些情况
1.中止履行。
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
2.提前履行。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需要注意的是,提前履行作为借款人的一项权利对待,因此属于提前履行规则的例外。
3.部分履行。
三、合同可撤销的期限是多久
合同可撤销的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主张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请求撤销的,撤销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天。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延伸阅读
结语:合同履行完毕后的撤销权利是根据法定情形而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合同,其法定代理人未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合同。同时,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情形,当事人或受欺诈方也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此外,代理行为超越权限的合同也可被撤销。合同的撤销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主张重大误解的撤销期限为九十天。若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失。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履行完毕后是否可以撤销合同?

合同履行完毕后,根据法律规定,存在可撤销的情形。这包括因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订立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此外,还有其他法定可申请撤销的合同情形。...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以无效?

合同履行完毕,该合同仍然有法律效力,只是债权债务关系终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以撤销?

合同履行完毕后,有些合同仍可被撤销。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以下合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在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若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或利用他人之危导致对方在不真实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以反悔?

合同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变更或撤销。当合同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而订立时,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变更或撤销。如果一方使用欺诈、胁迫或利用对方的弱势地位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变更或撤销。但如果当事人请求变...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完不能解除合同,因为合同履行完就表示合同终止,权利义务也终止,就不用再解除合同。法律规定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有:债务已经履行;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撤销

合同履行完毕后,如果涉及欺诈、胁迫、显失公平或重大误解等情况,可以被撤销。当事人有权在法定的撤销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一旦合同被撤销,则自始无效。...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撤销

法律分析:合同履行完毕后如果属于欺诈、胁迫、显失公平、重大误解情形的可撤销。当事人有权在法定的撤销权行使期限内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撤销后自始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撤销

合同履行完毕后,如果存在欺诈、胁迫、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等情况,可以撤销合同。当事人可以在法定的撤销权行使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一旦被撤销,即刻失效。...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可解除?

合同履行完毕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终止且不需要解除。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全面履行、诚实信用和公平合理。当事人应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义务,互相配合协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说明,及时通知对方等。如果合同有...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是否可以撤销

合同履行完毕可以撤销。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和在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损害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别人的危险,使对方违背真实意义订立的合同。因此,只...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履行完毕不用解除合同,因为合同履行完毕表示债权债务已经终止,解除合同也表示双方的权利义务终止,所以,合同履行完毕就不用再进行解除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履行完毕后无需解除合同。因为合同履行完毕意味着债权债务已终止,解除合同则表示双方的权利义务终结。因此,合同履行完毕后无需再进行解除合同的步骤。...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履行完毕后无需解除合同。因为合同履行完毕意味着债权债务已终止,解除合同亦表示双方权利义务终止。因此,合同履行完毕后无需再进行解除合同的操作。...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终止后是否可以撤销

合同履行完毕,合同终止后,如果出现可撤销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查看全文

履行完毕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民法典》中履行完毕的合同存在法定撤销事由是可以撤销的,可撤销合同有: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围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显失公平所订立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所订立的合同;法律其他规定等。 民法典中履行完毕的合同能否...查看全文

合同未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诉讼?

法律分析:一、合同未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诉讼合同未履行完毕的,可以诉讼处理,起诉的条件是:(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责任是否在履行完毕后消失?

合同履行完后,违约责任仍然存在。根据《民法典》,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协商调整。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债务。...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是否终止

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终止。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债权人免除债务;(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查看全文

合同未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合同未履行完毕可以由当事人约定或依据法定事由解除合同。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出现法定的或者约定的合同解除事由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可以依法通知对方解除合同,不需要经过对方同意。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合同未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合同未履行完毕可以由当事人约定或依据法定事由解除合同。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出现法定的或者约定的合同解除事由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可以依法通知对方解除合同,不需要经过对方同意。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