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从公诉科受理后的处理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讲述了案件到达公诉科后,公诉科将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如果检方决定起诉,案件移送到法院,法院的审判期限最少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在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审理期限应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公诉科在案件审查中具有对侦查部门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对案件审查中发现的漏罪、漏犯进行认定和追诉等职权。
案件到达公诉科后,公诉科将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
检方(公诉科)决定起诉,案件移送到法院,法院的审判期限:最少1个月。
1、普通程序一审,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2、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3、案件到公诉科后怎样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4、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是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决定。
一、案件公诉以后多久判刑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1、《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15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公诉科行使职权
1、对公安机关、本院自侦部门移送起诉及上级院移交的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退回补充侦查、移送审查、提起公诉或不起诉。
2、对侦查部门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
3、对案件审查中发现的漏罪、漏犯进行认定和追诉。
4、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提前介入和侦查引导取证。
5、对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决定使用简易审理或普通程序简易审理及普通程序审理的意见。
6、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对法庭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延伸阅读
结语:案件起诉后,法院审理期限最少为1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在公诉科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后,案件将移送到法院。对于普通程序一审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下,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对于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在审理过程中,公诉科还有其他的职权,如对侦查部门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对案件审查中发现的漏罪、漏犯进行认定和追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诉科的工作流程:案件进入后处理方式

公诉科审查起诉案件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案件会移送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前提是犯罪事实已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应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提供量刑建议。公诉案件中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查看全文

法院在受理申诉案件后的处理方式

申诉案件的立案规定是:对刑事判决不服的申诉需经审查,审查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至6个月;再审决定后立案,不符合再审条件的则通知不予受理。...查看全文

警方受理案件后的处置方式

本文介绍了警察在立案后进行的侦查活动,包括调查取证和采取强制措施两个部分。在调查取证方面,警察会进行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和现场勘验等工作,还会进行搜查等调查取证工作。在采取强制措施方面,侦查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犯罪嫌...查看全文

公诉科面对案件时,处理方式有哪些?

公诉科是人民检察院的重要科室,负责审查起诉案件并支持公诉。案件到达公诉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经过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移送公诉,另一种是公安机关直接移送公诉。公诉科的职责包括审查起诉决定、监督侦查活动、出席法庭支持公诉以及对刑事判决提出...查看全文

公诉科如何处理案件?

公诉科是人民检察院下设的重要科室,负责审查起诉案件并提起公诉。一般情况下,案件会通过公安机关的调查后移送给公诉科,然后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公诉科还监督法庭审判活动,对错误判决提出抗诉,并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检察机关中,...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从犯的处理方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从犯在刑事案件中的量刑,应当独立于主犯考虑,不能简单认为“应当比对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人民法院根据从犯在案件中的具体作用依法作出判决。...查看全文

从犯在刑事案件中的处理方式

刑事案件中的从犯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对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有前科者在量刑时应适当从重,具体刑罚由法院综合考量确定。...查看全文

受伤后的处理方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轻微伤赔偿应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结合医疗费用、住院费用等凭证和相关证据。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获得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轮椅等辅助器具,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查看全文

欺诈案件报案后的处理方式

诈骗罪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财物的行为,侵犯财物所有权。刑事案件经历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最长审理期限为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需经法院或最高法院批准。改变管辖的案件以改变后法院收到之日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查看全文

案件送到公诉科后怎么办理

案件到公诉科后检察机关审查公安部门移送公诉的案件材料后,认为事实清楚,符合起诉标准的,检察机关受理。公诉部门的职责如下:1、审查公安机关、自侦部门移送起诉和上级法院移送的刑事案件,决定是否退回补充侦查、移送审查、提起公...查看全文

案件受理后的处理程序

这段内容描述了法院在受理案件后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操作。首先,法院需要计算案件受理费并通知原告进行缴费。接着,案件将被移送至相应的审判庭进行审理,并完成移交手续。立案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在二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查看全文

受贿罪案件移送检察院后的新处理方式

人民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起诉受贿罪案件,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认罪认罚符合速裁条件者应在10日内作出决定,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者可延长至15日。...查看全文

起诉后的处理方式

合同违约被起诉,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判决结果为准。被告应积极应诉,收集提交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法院对公开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上诉权利、期...查看全文

公安案件受理之后怎么处理

一、公安立案后会怎么处理 1、依照法律对刑事被告人进行侦查、拘留、预审,执行逮捕,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现行的基本方法; 2、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查看全文

受伤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医疗事故赔偿:按摩推拿引发医患纠纷,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卫生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法律规定,医疗事故属常见人身损害事故,患者有权要求医疗机构赔偿。...查看全文

上诉案件处理方式有哪些?

上诉案件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情况:1、原判决无错误,应维持原判;2、原判决有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应改判;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可以改判或重新审判。...查看全文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处理方法

公诉转自诉案件处理方式因阶段不同而异。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应根据情况撤销案件或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告知被害人有权决定是否自诉。在法院审判阶段,法院建议检察院撤回起诉,如不撤回,被害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查看全文

打架案件底案的处理方式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的主旨是依法对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者进行案底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同时,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提供准确信息,不得故意提供虚假、伪造信息,否则将...查看全文

自诉案件的处理方式有哪几种?

律师分析: 自诉案件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查看全文

自诉案件中强奸罪的处理方式

强奸案件属于公诉案件,不能私了,但被害人可以提出谅解;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经过侦查、审理等程序;自诉案件是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的刑事案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