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如下:
1、误解是当事人认识上的错误,这一错误的产生是当事人的内心意义缺陷,而不是其他原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与其内在意思一致,即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或信息等内在意思缺陷,对合同内容产生误解;
2、误解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误解,误解的对象是合同内容,是对合同内容的误解,使当事人订立合同。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合同的主要条款,只有当事人误解了合同的主要条款,才能成为重大误解。在订约动机上,合同语言的使用可能会产生误解,但不能构成重大误解;
3、误解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误解,必须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给误解当事人造成损失。
正因为如此,法律将重大误解作为合同相对无效的理由,授予误解当事人变更或撤销的权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